莫洛克的研究持續了很長時間,他雖是通靈師,然而他的精神力與精靈族比起來仍有一定差距,他始終無法直接控制精靈,不過在實驗過程中,他發現了一種與精靈交流的方法,透過這種方法,他不僅可以不受精靈的干擾,還可以控制傳輸給精靈的資訊。
這一發現,成為了希斯曼設局的重要前提。
破城一戰,希斯曼被凱文從空中扔下,這是希斯曼的一生從未受過的恥辱,她返回城堡之後立刻調兵遣將,發誓要讓凱文受盡羞辱方肯罷休。
本來,以希斯曼手下六名召喚師的實力,同時召喚怪獸和殭屍,足以把凱文等人困死在城牆之上,可是希斯曼覺得那樣不夠解氣,她不僅要把凱文的軍隊殺得片甲不留,還要讓凱文眼睜睜看著他的人死去,並且是在毫無反抗能力的情況之下。
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先把凱文抓住,可是凱文能飛能打,想抓住他絕非易事,所以希斯曼與莫洛克商量出一個計劃,目的就是要把凱文誆騙至此,先把他控制住,然後再讓他嚐嚐被辱的滋味。
至於計劃的詳細內容,莫洛克也是說得細緻周祥。
第一波的怪獸攻擊,主要是為了營造一種假象,一般人都會這麼去想:“如果希斯曼手中有足夠的召喚師,肯定會傾巢而出一舉剿滅城牆上的敵軍。”如此一來,就會讓凱文產生一種錯覺,或者產生一種懷疑,而這種錯覺或者懷疑正中希斯曼的下懷。
接下來,兩名召喚師及時撤退,而莫洛克和另外一人假扮成召喚師粉末登場,他們與之前的召喚師穿著同樣的服飾,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把他們與真正的召喚師畫上等號。
莫洛克故意暴露在街巷之中,就是為了讓凱文發現,然後順理成章地被凱文俘虜。在凱文審訊過程中,莫洛克的話有真有假,唯一的真話除了希斯曼仍在城堡之中,就是那句傳送到城堡中的咒語,而其他假話,因為有先前的鋪墊,再從他口裡說出來,自然多了一分可信。
為了加深凱文的信任程度,莫洛克出賣了另外一人的方位,那個人實則是一名死士,因為全家老小都在希斯曼手中,他若不死,他的全家就都得死,所以他不得不當著凱文的面自盡。
如此一來,又製造出一種假象,希斯曼手下已經沒有召喚師了,就算能從雷納多那裡借用,數量也不會多到哪裡去。
至於莫洛克和另外那人為什麼不戴傳送徽記,莫洛克當初給出的解釋合情合理,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破城之戰中,希斯曼看見了那名混雜在敵軍隊伍中的手下,她料定手下的傳送徽記肯定會落入凱文手裡,否則的話,她一定會想方設法另送一枚到他手上,只是她沒有想到,凱文早把那枚徽記送給了艾米麗,若不是凱文後來殺了一名召喚師,只怕她的計劃早已落空。
為了促使凱文儘快步入圈套,或者說為了不給凱文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希斯曼又走了一步狠招。
首先她讓幻像師拉澤爾幻化出一支軍隊,同時故意讓巴庫“挖”出了莫洛克腦袋中的秘密,什麼有兩個傳送點,什麼雷納多的援軍,都是為了逼迫凱文趕緊行動。
希斯曼對這一招很有把握,用她的原話來說就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他們總會對太容易得到的東西產生懷疑,無論是財富還是愛情,相反,如果是費盡周折得到的,就算明知是假的,他們也會把它當成是真的。”
正因為如此,希斯曼相信凱文不會錯失這個“寶貴”的機會。
其實凱文猜中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可惜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希斯曼手中確實沒有足夠的傳送徽記。當然,這裡面有一點也是凱文想不到的,希斯曼從來都以強者在雷納多面前自居,所以她絕不會讓雷納多知道她所受的挫折,更不會因此從雷納多那裡搬求救兵。
接下來,希斯曼以主城堡為中心,埋伏下六名召喚師,只待凱文的部隊進入包圍圈中,就一齊發動。而那些射箭、打賭的舉動,無非是為了分散凱文的注意力,免得他過早看出幻像的異樣。
當然,窗前的弓箭手可不是幻像,他們都是希斯曼的親隨,希斯曼不需要他們射殺包圍圈中的人群,只命令他們不準凱文靠近,這樣就可以逼迫凱文去殺另外五名召喚師,希斯曼相信以凱文的單槍匹馬,總不可能攻下每一個據點,只要他陷入其中一處,他就不得不使用傳送徽記逃離,無論他逃往何處,除非他不想及時趕回戰場,那一條咒語他就非用不可。
“厲害!真是算盡機關!”凱文頗有鄙夷又略帶佩服地讚道,“可是如果我沒有拿到徽記,或者逃離之後並未回來,怎麼辦?”
“無非多一點遺憾罷了。”希斯曼慵懶地回了一句,“本座只是想拿回塞布隆,你不回來本座也拿你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