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工廠的辦公室裡,沙優正在向負責人闡述自己的理念。
她的語速不快,不時觀察著對方的表情,以及時作出應答。
坐在對面的是一家年齡在40歲左右的男性,手下經營著一家罐頭工廠,屬於那種知名度不高但還算過得去的小企業。
要問沙優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的理由倒也簡單,那就是為了給協會募捐。
雖然募捐這種事理應去找那種有錢人才對,但社會顯然不是這麼執行的。
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更何況是想讓陌生人為你掏錢。
真正行動起來以後,沙優才發現其中的難度究竟有多高。
這不是她今天走訪的第一家公司,卻是第一個願意請她進門喝茶的公司。
在此之前她已經吃了許許多多的冷眼與閉門羹,甚至還遭遇過被人謾罵和驅趕的經歷。
相比之下,這位罐頭廠的老闆沒有把她趕走,已經是很好的人了。
可即使如此,在談到具體的募捐上面時對方還是不出意外地露出難色。
“……綜上所述,我們希望透過您的支援和捐助,來幫助更多離家出走的女孩子,讓她們能夠迴歸正常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
面對這一請求,老闆發出一聲蹉嘆。
“唉……我說這位小姑娘,我請你進來喝茶歸喝茶,你這總想著讓我掏錢做慈善是不是不太禮貌啊?”
其實那語氣並不嚴厲,可聽在沙優耳中卻讓她恨不得腳邊能有個洞鑽進去,尷尬到連雙頰都在發燙。
如果是久經磨練的社會人或許能輕鬆應對這種場面,但她終究是一名剛從高中畢業不久的jd而已,還不適應這種“責問”。
然而現在不是該顧及面子的時候,為了協會里的那些女孩子,她必須得厚起臉皮才行。
沙優強行說服自己調整好心態,謹慎挑選著用詞。
“給您造成不便我深感抱歉,但我們組織致力於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包括住宿、飲食、心理諮詢等等,以幫助那些女孩子逐漸恢復自信和建立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不是我們能獨自做到的事情,必須要藉助社會上的力量才行。
您的支援和捐助於我們而言至關重要,同時貴社也能享受到一定的稅收減免。
還望您能理解。”
說完她深深低下頭,儘量表現出自己最大的誠懇。
老闆上上下下打量著她,砸吧了幾下嘴。
“就算你這麼說……但你自己也才是個大學生吧?再者「osy協會」這個組織好像也沒什麼名氣,叫人有點不好相信呢。”
不知是否多心,沙優隱隱覺得對方的語氣裡多了一些牴觸。
那或許是對於學生群體的偏見,又或是因為她的不懂分寸感到不快,但那種事怎麼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