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器前,導演拿著對講機道:“張老師,臺詞是不是錯了,不是這句啊。”
演張日山的年輕演員道:“這句是我臨時改的,之前那句不行,語氣不夠狠,體現不出張日山心中張啟山的重要。”
淦!
導演心裡罵娘,你特麼改就改吧,能不能提前說一聲,覺得不合適就改,你讓對手演員怎麼接?
剛剛之所以喊卡,不只是因為臺詞不對,而是和張日山對戲的演員懵比了,臉上情緒不對。
“好了,各部門注意,重新來一遍。”
“導演,要不是還是等張老師想好了再開始吧。”一位四十多歲的演員不幹了。
他是配角,戲份不少,主要是和張日山對戲。
入組到今天,這年輕演員從沒提前找他對戲,都是到現場臨時對。時間趕,拍的時候自然容易出錯,ng次數有點多。
關鍵還特麼次次推他頭上。
這就算了,臨時改詞,加戲,不是一次兩次了。
你自己改倒是舒服了,考慮過我們嗎?
你一改,人物關係變了,情景語氣不一樣,我們怎麼演?
“導演,我覺得按照劇本拍就很好,沒必要改。”
又有人跳出來。
現場編劇不快,想說什麼,忍著又沒說。
改一句臺詞,說實話,雞毛蒜皮都算不上,大家牴觸的是這些日子有的演員亂加戲,改戲的行為。
人家咖位大,紅,沒什麼好說的,忍了。
但忍了這麼久,有人受不了。
“劉老師,你什麼意思?”張日山冷臉:“我也是為了劇好,實話實說,原來那句臺詞確實不行。”
“既不能推動劇情發展,也不能凸顯人物性格……”
場外,秦浩抱著手笑道:“這演員很有性格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