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影樓拍古裝照、民國照的,指名要青桐山桃花坳做外景。
馬玉柱、馬小航等人迎來了首波遊客量的暴漲。
原先一天最多也就百來個人,現在一下子漲到四五百,翻了三四倍。
收入蹭蹭蹭地上漲,隨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就是停車。
這一波新增的遊客,都是開車來的,梧桐村的村民平時停車都停自家院子裡,根本沒有一個正經停車場。
遊客們都把車直接開到村後的山道上,結果因為山道狹窄,造成了堵車,前面的出不來,後面的進不去。
馬玉柱緊急聯絡了葛曉靜。
葛曉靜對這件事很上心,立刻跟村長林衛民商量,火速拿出了方案。
她讓馬玉柱臨時把山道給封了,就像以前一樣,把收費口安排在原先山道入口處,所有遊客車輛都不許進山。
靠近後山的村民把自家院子開放給遊客們停車,而且允許他們收費,一小時一塊錢,五塊封頂。
跟大城市裡動輒五六塊一小時的停車費一比,這點錢根本就不算什麼。
有的村民有經濟頭腦,甚至提出可以幫忙洗車,只需要拿水管接到自來水龍頭上,衝完了拿毛巾一擦,每次五塊。
一天下來,最多的居然賺到了一百塊。
這下,完全沒有人投訴桃花坳佔用公共資源了。
其次是衛生問題。
遊客一多,就會產生垃圾,原先是馬玉柱他們收拾,現在他們光維持秩序就捉襟見肘了,於是葛曉靜又臨時叫了村裡的幾個中老年婦女幫忙收拾垃圾。
這也是開工資的,一天一百五,就是拎著竹筐,把遊客扔的垃圾都撿起來而已。
錢可太好賺了。
再然後還有一個安全問題。
因為桃花坳旁邊就是溪谷,跟山道形成了十幾米的地勢差,不是正經景區,當然沒有做防護,如果不小心,是會有摔下去的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