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湘又起了大早。
農村的生活作息就是如此,想賴床都賴不成。
蹲在小桃樹下刷牙,樹枝投下的陰影,已經能遮住她的身體了。
十天功夫,樹苗就長得像很多咖啡店門口的中柱遮陽傘那麼大了。
跟奶奶說了一聲,她就揹著一個雙肩包,出了小院,穿過村子,往後山走去。
梧桐村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大家都習慣了村後這座大山的存在,漸漸的很少有人會提起它的名字,林湘從小隻會說“後山”,直到前兩天跟奶奶聊起,才直到,這座山的真正名字叫“青桐山”。
原先村裡人祖輩的墳墓都在青桐山裡,逢年過節都要進山祭祖掃墓,燃放煙花爆竹,每年都要搞出幾次山火事故。後來為了保護山林,響應國家號召,村裡人在靠近村東頭的山腳下,開闢了一塊公墓,願意遷的就都把祖輩先人的墳都遷了出來。
加上原先後山的石礦也都不開了,越來越少人到山裡來。
青桐山變得越來越青翠茂盛,原先村人進出的痕跡,都被歲月給磨滅了。
林湘走在幽靜的山路上,只聽得到清脆的鳥鳴,還有山道旁邊潺潺的水流聲。
她從雙肩包裡拎出來一隻塑膠袋,裡面裝的正是她從系統兌換出來的十五公斤虞美人花籽。
一邊走,她就一邊把花籽都灑在山道旁邊的草叢裡。
她準備把從村後頭到桃林的這一條山路,都種上虞美人。等虞美人長大開花,這條路不知道會有多美。
山路並不算長,大概兩公里,西邊是山坡,東邊則緊緊挨著峽谷深溪。
所以她打算只在西邊種一條狹長的花卉帶,寬四五米的樣子,十五公斤花籽應該將將好夠。
一路走,一路撒,兩公里路花了她差不多兩個小時。
等走到桃林的時候,累得都出汗了,畢竟十五公斤,對女孩子來說,真的不輕鬆。
經過這幾天的生長,整片桃林的層次感已經沒有剛開始那麼強了,放眼望去,枝頭上點點嫩綠,一片生機盎然。
她乾脆找了棵大樹,坐在樹蔭下,望著這片桃林,一方面是休息,一方面也是思考下一步要做的事。
結果剛想了個開頭,就聽到了突突突的聲音。
好幾輛摩托車沿著山路開到了桃林邊上,嘩啦啦下來十幾個人。
林湘因為坐在樹叢後面,小小的一隻,被樹枝給遮得嚴嚴實實,路上的人看不見她,她卻能透過樹枝間的縫隙,看到山路上的情形。
這不是馬玉柱他們嗎?
所有種樹的十五個兄弟都來了。
樹都種完了,他們還來幹嘛?
好奇心讓林湘沒有第一時間出聲,而是靜靜地看著。
馬玉柱等人下了車之後,走到桃林邊上,然後一群人默默地看著桃林。看了一會兒之後,先是馬小航一屁股坐在地上,其他人一個接一個地挨著他坐了,最後馬玉柱也坐下了。
十五個年輕人,就這麼齊刷刷排排坐,好像幼兒園等著分蘋果的小朋友,抬著頭的樣子又像嗷嗷待哺的一群鵝。
林湘覺得這一幕有點好笑,站起了身。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