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堡壘已經種出了西伯利亞土豆,還有黑麥。
陸舟打算在漠北原先種青稞的耕地上,完全推廣種植黑麥和土豆。
特別是貝海兒湖流域那片地方,要是光用來圈定牧場,還是有些可惜了。
這時候在陸舟的案牘上,又送來了漠北其餘兩部的戰報。
沙俄的哥薩克果然不負眾望,大半個冬天的時間裡,打散了土謝圖汗大半部眾。
庫倫城在沙俄正規軍的火炮下,終於是被轟開了大門。
但根據信上情況來看,沙俄所謂的正規軍,用的也是野戰土炮,應該是在西西伯利亞,那些新建城市裡鑄造出來的。
最英勇的土謝圖部汗民,利用天武城提供的利器,終於是死傷殆盡,元氣蕩然無存。
就陸舟看來,到了明年,他可以對整片漠北之地出手了。
部分淘汰的火炮跟滑膛燧發槍,都可以裝備在天月軍的身上。
如果速度快的話,說不定在春耕前,陸舟還能把自己的耕地面積,多擴充個兩三倍。
那麼接下來的漠南所有土地,包括歸化城與河套平原,也就全部在陸舟的眼皮子底下了......
.......
在研究院那邊。
徐光明最近響應號召,正在打造龍尾車。
這是一種農耕用的水車,又叫做阿基米德螺旋管。
相傳是阿基米德發明,利用圓筒內螺旋輪轉上升原理,而產生供水的一種工具。
龍尾車由一個鐵皮包裹,裡邊有兵工廠打造的旋轉軸承跟螺旋槳,葉片底部滾動時,能逐漸提高另一端耕地的水位。
這種裝置,記錄在徐光啟的《泰西水法》裡。
清朝的林則徐也對龍尾車極為推廣,認為有利於農田水利,表示要大張旗鼓、雷厲風行地推廣使用。可惜當時的清政府沒有搭理。
而其實,如果這種龍尾車在明末旱災出現時能夠佈局,對農耕來說作用是極大的。
只可惜明末當時的混亂環境,以及生產力跟不上,龍尾車造出來會很難。
而在這個時期,不僅是《泰西水法》,中原許多科學著作裡都有著超前的設計。
徐光明也用不著費力設計了,藉著陸莊的工業生產能力,帶著學生們以及在工匠的配合下,花了七天時間就打造了出來。
在冰雪初化時,龍尾車安放在城池邊的小河,汩汩清流冒入了岸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