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每當肆亂的流寇開始消退時候,皇太極就會再來關內肆虐一遍。
隨後眼看大明朝又要消停片刻的時候,流寇們又很快死灰復燃了起來。
華夏大地上,還仍舊有俠骨忠膽的偉人,在這不斷奔襲的過程中耗去性命。
在這混亂的時代裡,陸舟不敢確定如果直接帶著人馬衝回大明朝會是什麼模樣。
走流寇路線,還是與士大夫的官場聯盟?
披上一層華麗的外衣養兵自重?
這彷彿是一個很難抉擇的事情。
因為搞不好會把局面弄得更亂,會死更多的人。
明末是處於天災,官紳跟王老爺們的囤倉裡,總是有吃不完的糧食。
他們位於頂端,從不缺乏人口和奴才。
他們能指揮享有功名的文人,編撰一切納取利益的理由。
所以陸舟果斷的放棄這個階層。
但從這個節點來講,如果陸舟攪亂了明內,最便宜的人就是皇臺吉。
被橫插了一股勢力的明土,很快就會陷入戰爭之中,陰沉的餓狼在黑暗中嗤笑、
劉青峰得了命令,便開始操練新兵。
在這些新納的人口裡,能抽丁的比例比較小。
不管是忠誠還是體能的緣故,都不能跟先前在漠北的人拿來比,也為時過早。
但聊勝於無,適當的徵兵比例利於人口的結合。
烏拉跟工匠們來了之後,也能把人員管理妥當。
現在圍繞著陸莊老人為核心的基礎上,一個城池的雛形被建立起來了。
——————————————
ps:推薦一本成績不錯的新書《織明》,穿越到崇禎十一年,喜歡熱血的可以看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