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本就身體羸弱,說完了之後又兩眼一黑。
直到又灌了些湯水,才甦醒過來。
只是一臉絕望的模樣.......再也不想說任何話了。
“主子,我們搶了這些人,還發現了許多的垃圾!”
烏拉沒心沒肺的嘲笑,又讓人抬出了許多零零碎碎的鐵器。
這大概都是一些製作火器的零件,還有槍管......
接著烏拉又炫耀一般的,往後邊車駕上的布子一掀。
又見到了幾支巨大且黝黑的炮管。
“主子,這些都是我搶回來的!”
烏拉得意洋洋,彷彿搶來的總比自己做出來的,更加令人自豪。
陸舟卻目瞪口呆。
他這下相信了,眼前這人指不定真就是什麼徐光啟的師弟。
畢竟徐光啟半生致力於研究科學與火器,他的師弟跟這方面打交道也不稀奇。
而且烏拉還在一旁補充著,這些人所在的學堂,本是有明軍把守。
是在明軍潰亂的時候,少數還能見得著抵抗的地方。
陸舟心裡更為確定,這夥人大機率就是建奴本要擄掠的大明工匠。
只是路線圖在烏拉的手裡,遺漏了這個地方。
這些原本處在宣大腹地的研究人員,一朝就被擄掠到了塞外。
陸舟讓人下去對其他青衫人好生探問,果然名義上都是大明匠工。
只不過,卻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陸舟這時心頭又愈發的喜悅。
因為好像找到了目前發展最需要的人。
骨子裡有華夏文化,可又包容科學的人。
其實明末,也是古代東方科學研究的高光時刻。
就陸舟的瞭解而言,從萬曆末到崇禎年間,就有這麼一夥讀書人,毫不排斥,且直面地奉獻於科學。
他們有的人,甚至還是身居高位的官員。
比如徐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