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陸二隻是搖了搖頭:
“沒有耕地。
可是見到有車隊,從西面運了大量糧食、物資過來。
我們又往西走了走,再也沒見莊子了,看來是剛到這極角嘎啦。
可在更遠的地方是有屯耕.....
只不過,主子,我們這次要是想搶的話,怕也是有些困難了。
那個堡壘的周圍還有很多鬍子,不下於五六百人。
看起來,是跟他們一夥的......”
“一夥的?部族的鬍子?”
“嗯,就看起來像咱們羊圈裡關著的那人一樣。
那些鬍子,在給他們建防禦。
還有一些,是在開地。
這些鬍子,居住在堡壘外圍,對服裝怪異,有武器的人,模樣看起來惟命是從。”
“大概懂了,這不是馴化了麼。
這沙俄的程序,要比想象中的快啊......”
陸舟不由自語。
在17世紀,沙俄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往往用幾百人,就能打下一座城池。
幾十年前,800名非正規的火繩槍部隊,突襲西伯利亞國都。當時的西伯利亞汗國,還有幾十萬的人口。
雖然憑著地域廣闊,跟遊牧部族的機動性,一直有人在打游擊。
可這麼多年來,小冰河時期的天災愈演愈烈。
沙俄的外部壓力,跟國內短暫的叛亂情況,反而刺激了往東方發展的步伐。
在沙俄試種出糧食之後,拿著販賣皮毛的資金建城屯耕。
那些拿不起武器的部族,反而順應起了沙俄人的統治。
放下游牧,種起了黑麥與土豆......
“主子,還有一件事情。
我看他們主要的人,都是去狩獵,但卻從北面回來的。
之前不是聽說,咱們的人在西北追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