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是技術不行,理論與實際連線不上......
老張頭有些洩氣:“主子,這零件規範,怕是有些難。
要不再試一次?”
陸舟摸了摸鼻子,前兩天說的規範大道理,差點就成打臉現場。
不過他沒有氣餒,探著身子往窯裡觀望,果然是見到一個落在地上的泥範。
陸舟把它夾了出來。
“你再看看這個......”
陸舟不確定,系統獎勵的泥範,究竟是什麼樣子。
老張頭見主子還撿起一個泥範,有些意外,卻也沒多想,把泥範往零件上面一合。
“居然是恰好......”
“真的是剛剛好?”
“一絲不差!”
陸舟看著老張頭手裡的輪廓,跟零件完美結合。
果然是一絲不差!
“行,那以後這邊,也要單獨圈起來,我要秘密燒製!”
陸舟心裡激動極了。
看來是這瓷窯簽到,獎勵的也是完美形態下的產品,沒有破裂,一絲不差。
就如同鍊鐵爐那邊一樣,煉出來的是廢鐵。
可是簽到的獎勵,卻是鍛造好的材料。
陸舟也大概有了些理解。
透過這段時間觀察,看來是理論上可行的生產方式,只要有了產品,再來這裡簽到。
系統所獎勵的,就會是產品最完美的形態。
這樣看來,以後燧發槍零件的量產,便有了著落。
從第一個零件被打造出來,再到後邊的大規模量產,這個過程本來是很漫長,可沒想到,完全就跳過了。
不過這樣肯定是好事,程序提上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