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顧信義離奇死在家中,又有一批人接連死亡。他們的死法非常相似,均是被人一槍爆頭,死在家裡。
這些人大部分是沈氏集團的前董事會成員,抑或是退休的高層,只有小部分在職高層。
這分明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連環殺人案。
警方很快介入案件,並且儘可能尋找破案線索。卻不知是不是警方的辦案效率太低,自從顧信義死亡以來,已經過去好些時日,警方卻沒找到任何突破口,甚至連一個可疑之人都沒找到。
對此,許多人暗中偷笑。因為稍有腦子的人便能想到,這些死者都或多或少幫過沈臨淵,而趙天相意圖吞併沈氏集團的事情,早已不加掩飾。
所以最有動機殺害這群人的人,無疑是趙天相。
然而在市警局局長張彌親自出手偵查案件的情況下,居然沒查過趙天相哪怕一次。
這一跡象似乎表明,昔日與沈臨淵交好的張彌,其實也是一株牆頭草。現在趙天相可謂如日中天,張彌明顯是在巴結他。又或者,張彌和趙天相本就是一丘之貉,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預謀。
所以這起連環殺人案,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一定會變成無解的懸案——當警察不想破案時,哪怕罪犯的犯罪證據就在眼前,也破不了案。
沈氏集團旗下的各個大專案雖然得到了一定的資金補充,但整場執行起來依舊是困難重重。畢竟集團內部風起雲湧,集團各分部的高層,當然也是人人自危,一時舉棋不定。
如果這些專案不能平安度過投資期,那麼沈臨淵必將血本無歸,最終被趙天相趕出沈氏集團。
大部分隔岸觀火的集團高層都在暗中計算時間。在他們的預計中,沈臨淵最多還能堅持一個月。等到那時候,各個大專案的資金鍊完全斷裂,又沒有新的資金流入補充,沈臨淵便只能黯然退場。
不僅集團裡的其他高層這麼想,連沈星暮也這麼想。
他實在不知道沈臨淵到底在幹什麼。
這種數以億計的高強度耗資,別說沈氏集團,就算再加上虎鷹集團與槍神社,也未必能支撐下來。
為此沈星暮專門聯絡過沈臨淵一次。
電話裡,沈臨淵只微笑道:“孩子,你等著看好戲就行了。”
沈星暮想不明白沈臨淵說的好戲到底是什麼?
莫非沈臨淵已經決定攤牌了?大象與螞蟻,實在沒必要比拼智慧,絕對的力量差距,便足以決定整個事件的結局。
所以沈臨淵是打算在趙天相即將奪走沈氏集團之時,利用“念”的力量,將他暗殺掉嗎?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省事的辦法。
懂得“念”的人和普通人,一開始就不存在任何可比性。
誰會把螢火之光與皓月之輝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