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雲汐又做了那個熟悉的夢,夢裡有個男孩,一遍又一遍地吟誦著辛棄疾的詞。他的聲音很沙啞、很粗糙,但原本的音色卻非常清越,就彷彿,他是因不停地的吟誦,才使得喉嚨乾啞,變難聽了。
她沒見過夢裡的那個男孩,不知道他的相貌、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男孩子。她看不到他、摸不到他,卻能聽到他的聲音,感覺到他的存在。他嘴裡吐出的每一個位元組,均是那麼的失落、悲傷,就如同離開水的魚,即將乾涸致死。
範雲汐有種預感,如果某一天,那個男孩真的出現在她的視野裡,她一定能一眼認出他。
她也喜歡辛棄疾的詞。南宋抗金英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辛幼安,他的一生都是那麼的傳奇悲壯。
範雲汐還記得,小學六年級以前,她腦中甚至沒有宋詞的概念,她知道唐詩,並且很崇拜瀟灑不羈的李白。直到她上六年級,語文課本上出現了一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範雲汐當時就被這首詞驚豔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多麼歡愉、多麼美好的詞句啊。
她以為,辛棄疾是一位閒雲野鶴的山間詞人,也只有醉臥山裡的詞人,才能寫出這麼幸福美麗的豐收詞句。
然而她錯了。當她買來《辛棄疾詞集》,並且看完詞集的前言,才恍然回過神來。原來啊,辛棄疾是一位愛國將領,史上著名的、文武雙全的大詞人。
範雲汐對辛棄疾的生平越發好奇。她忍不住去認識他,於是她知道了辛棄疾帶五十人於五萬人中生擒敵軍將領傳奇故事,也知道了辛棄疾南歸之後,滿腔抱負難以施展的無奈,還知道了辛棄疾與範如玉美麗愛情故事。
範雲汐最喜歡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裡面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講的故事好像是,元夕佳節,辛棄疾與範如玉遊街賞燈,街上花燈千樹,鼎沸非凡,他們便在賞燈之時走散了。爾後辛棄疾不斷尋找範如玉,久尋而無果,驀然回首之時,看到燈火闌珊的對面,範如玉就亭亭玉立站在哪裡。
範雲汐知道,自己的理解可能不對。畢竟書上對這段話的解析也非常模糊,辛棄疾善用比興,許多看似歡躍的詞句,興許對映的是南宋朝廷的腐敗、自己對主和派的痛恨、以及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
這之類的比興詞句在辛棄疾的詞中比比皆是。比如“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娥眉曾有人妒”,辛棄疾把自己比作遭人忌妒的阿嬌,對映朝中主和派對自己的打壓,又比如“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一番風雨過後,花徑裡滿目狼藉,落後都隨流水流走,綠葉反而變多了,對映的卻是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早已七零八落。
所以這句“驀然回首”到底看到了什麼,“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他”又是什麼,範雲汐也不知道。
不過範雲汐願意相信自己的理解。她甚至預見到自己和那個未知少年見面時的畫面,他會像辛棄疾一樣,驀然回首,看到正含笑的她。
那時他肯定也會情不自禁誦出那首《青玉案·元夕》。
現在是五一假的第二天。範雲汐在家裡閒著。她大學畢業已有兩年,期間只回過一次家,每當她看到彷彿對自己恨之入骨的母親,便不敢再多逗留片刻。
她的父母在她初中時就離了婚。範雲汐也不知道他們離婚的具體原因,可能是因為家庭條件太過糟糕,也可能是因為兩人沒熬過七年之癢。
範雲汐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回想起遙遠的中學時代,範雲汐心裡仍忍不住悸動。她至今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是怎麼熬過那個滿是暴力的少女時代的。
現在好了,範雲汐熬出頭了,學有所成,有了穩定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逢年過節還放假,既輕鬆,也舒適。
範雲汐不用再回家了,只需要每過一段時間,給母親打點錢,報答她的生育與養育之恩就夠了。至於母愛,實在無從說起。
範雲汐閒時喜歡玩遊戲,只不過她並不玩近幾年大火的《銀河航線》。她喜歡玩一些簡單的網頁小遊戲,比如推箱子、蜘蛛牌、找渣渣、敲地鼠之類的遊戲。
今天也一樣,她坐在電腦前,樂此不疲地推箱子。
忽然,電腦螢幕出現一個彈框,是一條諮詢資訊,似乎在宣傳今天正隆重召開的《銀河航線》全網聯賽。
範雲汐本想順手“×”掉這條諮詢,但她用滑鼠的手法不是很準,沒點到“×”,反而點到了諮詢頁面,然後螢幕上又彈出一個大彈框,將這個電腦螢幕都蓋住了。
彈框裡自然是《銀河航線》全網直播的畫面。
畫面裡是浩瀚的星河,以及各種外形炫酷的飛行載具。每一輛載具都裝備有攻擊力極強的武器。
現在正爆發大規模的星河戰爭,兩個排名極靠前的戰隊,以及他們統治的附屬文明,在星空中全面開戰了。
螢幕的左右下角,有選手的影片,這個影片並非固定,而是間歇性地切換,似乎遊戲的玩家第一視角,也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幻,不斷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