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若是黿龍還有一絲反抗之力,都不是他這小小鱉精能承受的。
那黑水河神,大鱉來到他們面前,恭恭敬敬的謝了孫悟空他們道:
“承蒙大聖,幾位上仙復得水府之恩!小老兒感激不盡,當牛做馬也感念不及…”
唐僧眼看那大鱉化作的老人作勢要跪拜的模樣,趕緊伸手去扶,道:
“老人家說什麼胡話,這等妖邪,本就是人人得而誅之,此謂之替天行道!”
唐僧本來是老好人,但經過這一路上的風雨洗禮,似乎他並沒有朝著佛陀前進,反而是越發向著人越走越近。
而這,正是蘇炎想要看到的,當初遠遠看到唐僧之時,他看到的只有佛性,卻是沒有人心。
“憤恨愛,怨憎惡,喜怒哀樂愛惡欲,本就是人的七星六慾,最為基礎的模樣。”
丟失任何一種,都不算完整的人,佛道想要摒棄這所有慾望,成就天人之道。
但他們忘了,哪怕是是永恆不滅的聖人,也會為了信仰道統,爭的頭破血流。
他們會喜,會怒,這又與人,有什麼不同?
想要真正摒棄感情,絕不可能,失去了做人的基礎,便是高樓大廈,失去了地基,頃刻間就會覆滅。
現在,唐僧的表情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皺起的眉頭,還是能表達他的怒意。
唐僧此時回想起來,在那水府後廚,能看到累積的屍骨鋪滿整個地面,血腥氣味久久不散,怨氣盈滿整個房間。
他之所以在那裡一刻不停的誦唱經文,也是為那些亡魂超度,洗清他們的怨氣,讓他們能重入輪迴。
也是讓這些靈魂不在遭受折磨,怨氣會讓他們一遍一遍的重複痛苦的記憶,將他們困在淋死之前的傷痛永不停止。
而唐僧以靈魂力誦唱的經文,極力洗清他們身上怨氣,將他們送入輪迴。
只有在這樣的時候,唐僧才真正感受到,作為僧人的用處在哪。
為他人減輕苦痛,洗清冤屈,這才是他們應該做的,而不是爭奪道統,為了信仰之力,打的頭破血流,甚至使用法力,利用百姓,妖言惑眾,儼然成了高高在上的佛陀,不再是僧人。
唐僧在這些小妖刀下逃生,心中更是確定了要走一條與漫天佛陀絕不相同的路。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