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化作威風凜凜的龍馬,打一響鼻,吹起水風,輕輕託舉唐僧,蘇炎二人於其背。
“那玉龍,你現在龍馬模樣,可還能渡河而過?”
玉龍聞言口吐人言回道:
“玄奘大師請放心,即便是我變了馬的模樣,這龍的手段也未曾忘,你只管安穩坐好,這就載你過去!”
“好。”
這小白龍自願化作的龍馬,確實也非同一般,四腳踩在水面如履平地,沒有一絲顛簸。
蘇炎,跟唐僧坐在他沒有馬鞍的背上,個個都穩如泰山。
不過這一切也有定數,如果沒有蘇炎幫忙,小白龍又沒有學會妙緣心法,不能邊做龍馬。
那就只能被妙姍,強行變成堅實耐走的普通馬屁。
每次過河,亦或是遇到複雜環境,居然還需要船渡,人抗。
那除了耐力強點,跟凡馬又有何區別?
現在又不一樣了,因緣際會下,小白龍更是一大助力了。
有他這助力,不多時就過了這鷹愁澗,都不需要原著裡那般,要水神親自前來相送。
幾個人過了鷹愁澗,繼續上大路西行而去,現在有小龍馬代步,一行人速度真是快了不少。不知不覺間,紅日沉西,金烏西下,天光漸晚,只見那遠方,滿天霜色生寒,四面風聲透體。疏林千樹吼,空嶺獨猿啼。長途不見行人跡,萬里歸舟入夜時。
唐僧坐在馬上堅持誦經,倒是沒有注意天色問題。蘇炎卻經常左右觀望,似乎是在尋找著什麼。然而他四下裡觀望,心裡失望透頂,他找了半天,貌似在這方圓千里以外,都沒有人家。
然而當他,回望之前的位置,明明之前什麼都沒有的地方,現在卻忽然多了一座怪模怪樣的莊院。
蘇炎心下了然,知道那送馬鞍,鞭子的人來了。雖然他們現在,已經不再需要這等東西,但比起風餐露宿,夜宿街頭,還是去裡面住著舒服。
所以他趕緊喊道:
“猴哥,玉龍,你們快看,前方不遠處有人家,我看可以借宿一晚,明日再早行?玄奘,你覺得如何?”
孫悟空聽這話,率先抬頭,望了便說道:
“炎先生,恐怕不是尋常人家。”
“師父你意下如何?,是去叩門,還是讓老孫畫個陣勢休息?”
唐僧聽見蘇炎跟孫悟空都在問他,他也就睜開眼來,看了看那莊園道:
“既然有人家可住,當然就去罷,若是日日風餐露宿豈不與野人無異?”
“好,那老孫這就去,叩門!”
他們說著話,沒走多久,就到了這莊園門首下,蘇炎跟唐僧都下了馬。
抬頭一見,只看那門大開,上有三個大字“里社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