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許可以對比一下,成功覺醒的雛龍,和沒有成功覺醒的雛龍,它們的等級,體重,大腦發育情況,神經發育情況?
如果像他之前想的,沒有成功覺醒,是因為大腦接收傳承時一瞬間過載,那麼,在蛋裡提升雛龍的大腦和神經,針對性提升精神力,也許能提高雛龍的覺醒成功率?
分解問題,分解研究專案,研究任務分解到人。
格雷特把專案做成進度表,又在進度表上一個一個打鉤,一個一個填上研究者的名字。最後,倒退幾步,將那張頂天立地的巨大表格納入視野:
所以,我需要研究的……
我需要推動的關鍵節點……
有了!
萬事開頭難,萬般加強,受精卵最難。如果能在受精卵階段,就給龍蛋補充最多的能量,讓它長得比別的受精卵都好,不就能養出最強的小龍了嗎?
想到就做。格雷特翻了翻埃爾文長老的實驗進度,目前主要是兩個方向:
一是基於魔法能量的強化,主要是把魔蛙卵放進魔法陣裡,讓其吸收,增強其氣息。魔法能量的性質,配比,能量強度,都需要無窮無盡的實驗;
二是基於染色體的強化。孵化中的魔蛙卵,如何提取、檢測染色體,這個難題還沒有解決,目前只能檢測魔蛙父本、母本的染色體,並且加以強化。
即便如此,也有茫茫多的點位需要測試,目前還沒找到合適的點位……
格雷特決定從第三個方向著手。他領了一批魔蛙,努力讓它們產生受精卵,並且刺激它們分裂。顯微鏡下,一次一次仔細觀察,每一個階段都記錄一遍:
“這……這分裂過程中,怎麼還帶丟包的啊……”
顯微鏡下可以看見,魔蛙的受精卵,在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的過程中,並不是沒有損耗的。相反,它在分裂過程中,每每會丟下一些碎片——
有些丟得多,有些丟得少。丟得多的,分裂就比較慢,丟得少的,分裂就相對快一些……
格雷特耐著性子,一個一個記錄下它們的分裂時間,和碎片數量。一直跟到受精卵孵化,果然,不同的分裂過程,養出來的小魔蛙也是不一樣的:
那些分裂快,受精卵丟包少的,小魔蛙精神抖擻,氣息強大;分裂慢,受精卵丟包多的,小魔蛙精神萎靡,氣息微弱。
雖然從等級來看,都是零級,但零級和零級也有區別的。體重,攝食量,魔法陣測出的能量強度,都有明顯區別。
更不用說,分裂速度快,丟包少的,魔蛙卵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孵化了出來;分裂越慢,丟包越多,孵化的成功率越低……
“嗯……這就是分裂有問題,細胞內物質的數量減少,導致受精卵發育不良……所以要怎麼給它填補細胞內物質呢?”
格雷特抱頭思索。如果是已經破殼的魔蛙,那沒問題,直接餵它吃就行了,吃得下就是勝利。可是,一枚細胞,你想讓它吃?
你跟它說,它也聽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