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般的模型大廳中,安寧無聲的走在一隻只巨大的生物之間,終於,在一隻生物飛船的正前方停了下來。
抬頭仰望,那是一個接近四十米高的腦袋,一側有一顆十多米直徑的黑色複眼反射著這個晶瑩剔透而又沒有生息展廳。
大概相當於十層樓高的甲殼腦袋上掛個三層高的不透明罩子。
頭部後面是兩節軀幹,皆為半透明甲殼狀,中間軀幹可以看得起裡面的支撐骨骼和中央的蜂巢孔洞,尾部下層則是儲存倉,上層是生態層,只不過生態層的植物已經停止蒸騰作用變得死寂。
這是小世界蜂群的那艘最大單位,從頭到尾尖全長三百米,如果說其他蟲族造的是護衛艦驅逐艦,那這隻就是航母了。
它或許不是最適合的,其他的有些比它耐極端環境,也有些比它速度要快的,但或許是建造時長的原因,它的身軀結構原理最容易懂,但腦部卻是一個難題。
那,先從眼睛開始吧……
這隻生物飛船上百平的眼睛是由一個個幾毫米大小的複眼構成,每個複眼拆開來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細胞、視網膜細胞、視杆等結構,從連線腦的神經來看,單個的複眼只能感受到一個畫素。
透過眼睛複眼的個數來計算解析度,解析其視杆細胞的分子結構,推測它能夠看到的顏色範圍約650到300豪微米,這麼看來應該只能看到紅黃綠藍紫,和紫外,六種顏色。
接著就是模擬了,安寧捏著下巴思考著,雙眼眼白逐漸消失,眼皮下的雙瞳逐漸變得純黑,一簇簇分子在其中分解組合形成類蜜蜂複眼結構……
這對大腦是個挑戰,在辨別和人眼不同的神經訊號總會出錯,導致安寧額頭溫度逐漸升高。
人類的大腦從未接觸過其他波段的不可見光和不相容的神經訊號,視神經傳輸過來無數的幻覺。
這具人類的身體逐漸到報廢的邊緣徘徊……
……
兩天後,深黑的無人虛空中,一枚反艦導彈大小的火箭緩緩前行在距離地球十三億公里的土星引力範圍。
片刻後,側面推進器的作用下,火箭緩慢的轉向。
頭部對準來時的方向,噴口對準目標點開始反方向推進減速,以防進入軌道時直接飛過頭或者撞到木星環的隕石。
雖然火箭外層包裹著一層奈米厚度的超固態可能不會變形爆炸什麼的,但內部結構就不好說了。
再次持續一天的減速後,終於,在火箭發射後的第三天抵達土星軌道。
火箭外面,巨大的黃色星體佔據鏡頭三分之二的畫面,剩下的被外圍一圈圈延伸無限遠的環帶所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