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變產生的光和熱穿透水霧,一塊塊隕石漂浮在大氣中吸引著空氣中蒸發的水霧下落在隕石上形成河流,然後又在光芒下蒸發。
在這些隕石裡面最大的那塊上有一個綠斑,放大來看,這裡的草原在茁壯成長。
一片並不大的平原上想要形成完整的生態是很難的,比如小世界裡面一簇簇的美洲大蠊就讓安寧頭皮發麻。
作為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之一,繁殖速度比真菌還快的蟑螂就理所應當的成為裡面這一片生態鏈最多的物種。
這片草原上缺少很多生物種類,包括蝗蟲,蝽,蟬,蝨,蠅,蚊,毛毛蟲,蜣螂等等,但蚜蟲卻還是發展了下來,雖然這種一年四季都是水霧的環境對於它並不友好。
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和腦海裡面的驅動商討完修改細則後,就開始了著手更改小世界裡面的規則。
直到他把早餐打包回到家時,小世界修改後的規則已經初見成效。
外面不到一小時,裡面四五個月時間,小世界裡面的鼠群已經小規模出現,這些雜食齧齒動物有效遏制蟑螂的成長速度,讓小世界不至於淪落為蟑螂溫室。
七星瓢蟲也開始成長起來,總算保住了那些靠花粉繁殖的植物沒有滅絕。
還是需要弄些蜂箱放進去,要不然小世界裡面有性繁殖的植物越來越少了,大多數都是根鬚增殖的植物種類也很單一。
想著,安寧回到家後坐在沙發上拿出手機開啟某寶某夕找一些能夠放進小世界的生物,要便宜點,並且能夠批次投放,可以在裡面繁殖的。
五套蜂箱,每套包涵1.5公斤工蜂,兩個巢胚,一隻蜂王(蜂后)。
除此之外,安寧還找了十套中華大頭蟻,總共二十後,兩千工,幾十兵蟻。
十套弓背蟻群落,總共十隻蟻后,一千多隻工蟻。
全異巨首蟻,五後,兩千工蟻。
針毛收穫蟻,十後,三百工。
紅足穴猛蟻……
紅頭工背蟻……
獵鐮……
還有最重要的,能夠培養真菌的切葉蟻,也二十套。
最初作為岩石行星的地球上面能夠出現這麼多的土壤除了侵蝕,還有大部分是地衣真菌藻類的功勞,但這些都誕生環境苛刻。
安寧買了很多種類,為了以防一種因為水土不服沒有發展起來,或者某一種族群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