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後,太行西北巒。
李易剛收上一條鯰魚,就聽到吳瓊著急彙報的訊息。
“居然走的水路?”李易右手一抖甩出魚竿,眯起眼睛眺望遠方:“還是有些小瞧了他們,能有一國相才的人,又怎麼會沒有兩手準備。”
吳瓊可沒李易的養氣功夫,鬱悶道:“少寨主,這麼一來幽州和冀州豈不是很難打起來?”
“哪有事事皆如人料的?”
李易咂了咂嘴不以為意,雖說一技不成確實可惜,但他也不是毫無建樹。最起碼現在氐族已經安全進入幽州腹地,他們未來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只是那一萬匹戰馬。
李易有些想不通,如果說他身處太行山,只能依靠吳瓊收集玩家訊息的話,冀州組織那麼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現在幽州大後方,拓跋家居然無動於衷?
還讓人把戰馬都接走了?
拓跋珪不至於這麼廢才對。
“這裡面還有古怪。”李易暗自琢磨,卻沒表露出來。
因為,他還算漏了另一件事。
歷史上的戰果四君子,即便褒貶不一也沒有誰是浪得虛名。
李易高估了上萬匹戰馬對他們的吸引力,也低估了這些人幹大事時的決斷取捨。
這批戰馬既然從海上走,那肯定是要在渤海上岸。
晉公姬重耳雖然沒能把持整個冀州,但自從張角兵敗之後,從渤海至鄴城現在可都是他重耳的後花園。
重耳會把這批戰馬給趙勝或者趙雍?
不可能的。
所以趙氏和晉公之間,肯定也有他們的交易。
“萬餘戰馬少說能供給四千精銳騎兵,說不要就不要,看來想進一步離間趙勝和重耳是不太可能,最起碼短時間他們之間是有默契的。”
李易雙眸一閉,不打算再繼續瞎猜。
既然北邊沒有熱鬧,他也可以考慮回白馬城過個好年。
………
“長恭,我查到了。”
“原來這次拓跋紹會過來,是因為一批戰馬。”
庚水岸邊,依舊是那個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