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讓弗格森在旗下所有球員中選擇一個最不想受傷的球員,那一定是陳青。
對於陳青,弗格森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並且,即便撇開競技層面,陳青也是弗格森執教曼聯以來,最大的一筆投入。
一筆總投入過億英鎊的投入,對於任何一家運營實體來說,都是不容有失的。
更何況,在被格雷澤家族收購之後,曼聯的債務問題,一直就猶如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曼聯這幾年一直在積極謀求上市,希望能夠藉此募集到大量資金,一舉跳出債務泥潭。
這也是球隊願意砸大價錢在陳青身上的原因。
除了在中國擁有非凡的影響力之外,作為黃種人的陳青,在整個亞太地區,都擁有著不計其數的擁躉。
如果說,曼聯已經在二級市場上實現ipo的話,光是今夏簽下陳青的合約,估計在訊息釋出當天,都能讓公司市值暴漲50%以上。
只是曼聯還沒上市,所以錯過了這次好機會。
當然,簽下陳青還是給曼聯帶來了非常多的利好。
首先,就是曼聯亞太方面的廣告收入提升了一大截。
去年的帝都奧運會,可是讓世界人民重新認知了中國這個曾經在世界上掉隊的文明古國,大家看到了一個強大和充滿自信的中國。當然,還有富裕而又有進取心的中國企業。
亞洲行,特別是中國行的過程中,曼聯掙到的,可不止是踢商業熱身賽的錢。
在球賽之外,曼聯和是數十家中國企業達成了商業合作。這些,才是真正的大頭。
按照曼聯原本的財年預測,商業合作這一塊,曼聯在2009年能夠達成3800萬英鎊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而在亞洲行之後,曼聯已經將這個目標調高為5000萬英鎊。
可以預見,不久之後的新賽季,老特拉福德球場裡的中文廣告牌,絕對少不了。
除此之外,曼聯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亞太市場,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其次,因為陳青的關係,曼聯的上市計劃也得到了大幅的推進。
在諮詢界巨頭凱度集團的研究報告中,曼聯在全球擁有3.5億球迷,其中大半都在亞太地區。而中國則擁有9000萬曼聯球迷,算是佔據了曼聯在亞太地區球迷總數的半壁江山。
任何一個邏輯正常的人,看到這份報告之後,就知道該去哪裡上市,才能利益最大化了。
當然了,限於中國大陸的稅率、外匯管控政策,以及證監會只允許在中國註冊的公司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曼聯是不可能申請在滬深兩市申請上市的。
這樣,香港似乎成為曼聯最好的選擇。
原本曼聯赴港上市的路一直不是很順利,和一年前米蘭奢侈品品牌普拉達的ipo準備工作看起來,曼聯的報表看起來要糟糕一些。
而事實上,普拉達去年的ipo計劃,還是失敗了。雖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市場形勢急轉直下。
但曼聯在一年後的今天籌備ipo計劃,也不是什麼好時段來著。
可在拿下陳青之後,一切變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