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重生從狼堡開始> 471 大場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1 大場面 (1 / 3)

雷迪森.藍光.愛德華酒店算得上是曼徹斯特最好的五星級酒店之一。

&nsp; 酒店建於1853年,靠近聖彼得廣場的舊址。

&nsp; 都說英國的民主化程序是罕見的和平,以漸進式的改革,一點一滴達成目的,避免了流血衝突的革命。

&nsp; 但在歷史的程序中,其實總歸會有那麼一鱗半爪的故事,讓人看到平和之下的衝突。

&nsp; 這座曾經的聖彼得廣場,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場所。

&nsp; 1819年,歐洲第七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已經結束四年了。

&nsp; 彼時,英國國內經濟凋敝,資本剝削嚴重,貧富差距拉大,官商勾結成群,政府日趨反動,這一切,導致當時的英國人民非常不滿。

&nsp; 有激進派在鼓吹民主改革。

&nsp; 當年的8月16日,這些激進的民主改革者在聖彼得廣場召集8萬人大會,邀請英國激進的政治改革家亨利.亨特講話,煽動群眾,試圖用聲勢浩大的大眾輿論來推動改革。改革者們希望改革選舉制度,廢除穀物法和取消禁止工人結社法……

&nsp; 曼徹斯特市政長官命令軍警逮捕亨特,但遭到了群眾的反對。

&nsp; 於是當局出動了軍警和騎兵,向民眾發起了衝鋒。據說有15名參與集會的群眾當場死亡,400餘人受傷。

&nsp; 事後,亨利.亨特等人以謀叛罪被監禁兩年。英政府於同年月頒佈六項法案,禁止集會、遊行,限制出版自由等。

&nsp; 因為這次負責鎮壓的軍隊有的曾經參加過4年前的滑鐵盧戰役,因此英國的群眾譏稱這次流血慘案叫做“彼得盧屠殺”。

&nsp; 這樁慘案,也在客觀上推動了英國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

&nsp; 這世界就是這樣,文明的外衣裡面,也許會包裹著一些你並不知道的故事。

&nsp; 看不出來,魯尼長得粗魯,還知道一點典故。雖然他只說了個“彼得盧屠殺”,剩下的,都是陳青自己在微博翻到的。

&nsp; 雷迪森.藍光.愛德華酒店的選址不錯,距離老特拉福德球場只有6公里的樣子,距離陳青在曼徹斯特的房子也很近。如果不是為了接魯尼,陳青應該能夠早很多時間抵達。

&nsp; 當然,陳青並不在乎這個。

&nsp; 抵達酒店之後,陳青謝絕了門童的泊車服務,自己選擇將車停靠在車位上。

&nsp; 至於魯尼,這個猴急的傢伙早在酒店門口就嗷嗷叫著衝進了酒店。

&nsp; 看樣子,吉格斯今天花了不少錢,整個酒店都被包場了。

&nsp; 這麼大的排場,貌似倒是聚集了不少賓客。

&nsp;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陳青開著車兜裡兩個,才找了個犄角旮旯把車給停好。

&nsp; 雖然這次的派對是謝絕媒體採訪的,但酒店的四周,依舊圍繞了不少的記者。也有一些專業的八卦媒體,在附近一些視野好的區域蹲好了點,長槍短炮架好抓取片段。

&nsp; 英國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足球運動員享有的熱度真的很高。而作為豪門球隊的一員,則放大了這些熱度。

&nsp; 最後,職業球員大多是窮人乍富,這種自身素質與財富創造力的偏差,也的確會惹出不少事端來,對於媒體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新聞製造機。

&nsp; 不過,這一條對於陳青來說並不適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