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的時候,曼聯的更衣室氣氛不錯。
在比分領先,場面佔優的時候,弗格森沒必要鼓動他的吹風機。
上半場曼聯的球員表現都蠻不錯的,除了本.福斯特。
但這是弗格森自己選的。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自己約的坦克,含著淚也得把他壓完。
更何況,除了本.福斯特之外,曼聯的替補席上,也並沒有什麼太好的選擇。
另一個替補托馬斯.庫茨扎克,弗格森也不是沒給過機會,上場的表現並沒有什麼改觀,甚至還要遜色半分。
最終,弗格森只是用埃文斯換下了布朗。
老布朗上半場表現的非常硬朗,讓人很難相信十多天前,和博卡青年的那場比賽,他是被擔架抬下去的。
但布朗畢竟是年紀大了,也有傷病。
弗格森綜合考量,還是將布朗換了下去。
除了這個換人,弗格森就沒有對球隊的陣容再進行調整。
一刻鐘的休息時間說起來不短,但對於上場比賽的球員來說,其實也只是喘個息罷了。
回到球場上,一看對面的陣容,納尼和埃弗拉都變了變臉色,神情有些失望。
切爾西的右後衛伊萬諾維奇被換下了,替補出場的是若澤.博辛瓦。
雖然博辛瓦和伊萬諾維奇的身高看起來差不了太多,但葡萄牙人比塞爾維亞人足足輕了有17公斤。從體型上,給人的感覺就幹練了許多。
實際也的確如此,和伊萬諾維奇為了上場時間,而不得不從中路挪移到邊路不同的是,博辛瓦是轉職的邊後衛。
所以,在速度、爆發、靈活性上,博辛瓦都要比伊萬諾維奇強許多。
畢竟工種不同嘛。
另一方面,伊萬諾維奇加盟切爾西之前,只在塞爾維亞本國的聯賽,和俄超的莫斯科火車頭效力過。而博辛瓦此前則效力于波爾圖,作為球隊的主力右後衛,可以拿下過歐洲冠軍盃的。
雖然博辛瓦只年長伊萬諾維奇兩歲,但經驗和見識上面,自然是不可以同日而語的。
上半場幾乎將這條邊路打穿的納尼和埃弗拉,在下半場恐怕很難像之前一樣予取予求了。
除了右後衛位置上換了人,切爾西的陣容也沒有再做調整。
下半場兩隊換了邊。
切爾西換到了沒了太陽的這一邊,而曼聯則到了對面。
不過這個時候,太陽又往西挪移了一些,因此陰影遮蔽的區域變大了許多,已經越過了中場的白線。太陽的光照強度,比起一個小時之前,也稍微降下來了一點。
這讓陳青和魯尼在中圈開球的時候,不像之前那般的燥熱。
費迪南德的經驗,還是幫到球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