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在賽季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已經創下單賽季40球和45傳的新聞,不僅僅是在德國體育圈內炒的沸沸揚揚。
整個歐洲足壇,都在為陳青的這份成績感到震驚。
當然,也有一些說怪話的。
比如BBC。
在報道陳青追平蓋德.穆勒的德甲聯賽進球記錄的新聞時,BBC主持人、資深足球評論員斯圖爾特.霍爾還不忘酸了幾句,“沃爾夫斯堡早已經獲得聯賽冠軍了,而陳青還全勤出場,這不就是個資料刷子麼。不過又是一個馬里奧.賈德爾罷了。”
BBC來上這一出,其實也並不意外。這家英格蘭媒體雖然紀錄片做的不錯,但立場傾向一直對華人極不友好。
作為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格蘭人對足球這塊一向是自視甚高。
此時,英超聯賽可以說是世界上運作最成功的聯賽。並且,沒有之一。今年的歐冠4強,有3支球隊都來自英超,也從側面表明了這一點。
英超之所以做的這麼成功,主要得賴於商業化推廣做的好。在電視轉播這一塊,英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和天空電視臺的合作讓英超的俱樂部獲得了鉅額的轉播收入,排名越靠前的球隊,獲得的轉播收入就越高。這刺激各個球會為球隊投入了大量的金錢。
在沒有電視轉播收入的時候,英格蘭的各個俱樂部,在球場設施這一塊,幾乎在一個世紀裡,都沒有什麼變化。例如,阿森納的海布里球場,始建於1913年,經歷了一戰和二戰,一直用到了21世紀。
而在擁有了電視轉播收入之後,眾所周知,阿森納花費4.7億英鎊修建了酋長球場。雖然,為了這座佔地17畝的球場,阿森納付出了很多,槍手和溫格老師一起,成了足球圈的梗王。
除了硬體設施,英格蘭各俱樂部在軟體方面,也投入了很多。即便是排名靠後的英超球隊,也能夠一擲千金,去引進一些身價不菲的優質球員,這讓英超賽事的質量和水準都能夠保持相當的水準。這其中最好的一個佐證,就是參加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各國國腳中,有101人都是在英超踢球的。
而這一切,又刺激了更大的資本進入英超。2003年,俄羅斯的寡頭羅曼.阿布拉莫維奇買下了切爾西。去年夏天,阿聯酋的阿布扎比財團買下了曼城。
這讓英超聯賽走上了一條良性迴圈的道路。
但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卻是,依託全世界運營最好,也最受關注的聯賽,英格蘭國家隊的表現,其實是比較一般的。
每一屆歐洲盃和世界盃,因為英格蘭強大的媒體宣發能力,英格蘭國家隊在賽前都被視作冠軍熱門,但最終,每一次卻都是相同的劇本。一次次的鎩羽而歸,讓英格蘭男足被一些球迷戲稱為“歐洲中國隊”。
所以,看見陳青這樣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球員居然取得了這樣一個破天荒的記錄,BBC酸一波也是很正常。
事實上,不僅僅是陳青的進球,就連陳青的助攻,也都被BBC黑了一波。節目中,霍爾一直在重複提起哲科和格拉菲特的名字,這兩位沃爾夫斯堡的前鋒在聯賽中均已打入27個聯賽進球,並列位居射手榜第二,在往年,這個資料已經可以獲得一座小鋼炮了。
霍爾聲稱,正是因為有哲科和格拉菲特這樣的隊友,陳青這個刷子才能刷出這個助攻資料來。並且,霍爾還大言不慚的說,在哲科和格拉菲特身邊,就算是換上自己的奶奶上去,多半也都能刷個助攻王來。
天可見憐,哲科和格拉菲特,可不是本賽季才加入沃爾夫斯堡的。
如果說,去年陳青接受英格蘭足協的邀請,真的以結婚的方式歸化入了英格蘭籍。不知道BBC會不會換一套說辭。
唉,國際馳名雙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