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替補席觀看一場比賽,對於陳青來說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
要知道,陳青加盟一線隊僅僅兩天,就在德國杯的半決賽中替補出場,一球成名。
在那之後,陳青在沃爾夫斯堡就一直都是絕對主力,只要在球隊,就一直全勤出場。
除了偶爾因為進球進的太多了,馬大帥怕乾兒子在球場上被惡意犯規,提早換下,陳青基本就沒怎麼感受過替補席的滋味。
剛剛落座,儘管隔著兩道廣告牌和一條跑道,但陳青還是能夠聽到身後球迷們熱情的招呼聲,有個漂亮的金髮女球迷跑到前排看臺,招呼陳青轉過頭來,瞬間抓拍一記合照。
這通騷操作引出了其他球迷的效仿,大家紛紛都站了起來,打算有樣學樣。
好在“秩序”是一個滲透德國社會的主題,所以儘管是在追星,但大家依舊排起了隊伍,有條不紊的按照次序完成合影。
這副熱鬧的場面,直到準備上場的兩支球隊的首發球員出現在球員通道上,才告一段落。
陳青揉了揉笑的有點僵的臉,感覺在替補席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實,陳青這就想岔了。
球迷們之所以這麼熱切。一方面是因為陳青剛剛獲得歐洲金童獎,熱度正盛;另一方面,則是陳青作為球隊的頭牌,平日裡基本就是俱樂部和住所的兩點一線,除了球隊的球迷開放日,球迷本就鮮少有機會與之更多途徑的接觸。
“哦,你可真受歡迎。”卡馬尼.希爾有些羨慕的說道。希爾說的是英語,儘管來德國已經兩年多了,但美國人的德語還是很糟糕。
因為埃斯魏因和德賈加在上週的隊內訓練中受了點小傷,美國人總算是被馬加特想起來了。在與馬加特的一席談話,或者說是被敲打之後,希爾終於從傷病名單裡被放出來了。
不過,美國人在柏林酒吧的逆天改命儀式貌似並不成功,隊內的練習賽中,希爾的表現一般。
最終,美國人沒能贏得馬加特的信任。
即便這輪聯賽陳青被馬大帥安排了輪休,直接競爭對手德賈加和埃斯魏因又還在傷病名單中,但希爾還是坐在了替補席上,和陳青一起。
馬加特甚至寧願變動首發陣型,從433變成了442,也不曾想過讓希爾頂崗。
好在一個多賽季下來,美國人早已習慣了自己替補的定位。
卡馬尼.希爾出生於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伯克利市,在加入沃爾夫斯堡之前,他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校隊的成員之一。
不過,美國號稱足球荒漠。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也是說傳說中的四大球裡,可沒有足球的影子。
相較而言,加州大學的校籃球隊要比校足球隊出名多了,好歹曾經出過賈森.基德和謝里夫.阿卜杜拉希姆這樣的美職籃球星。
也不知道希爾是怎麼忽悠了沃爾夫斯堡的前任轉會部經理,成功加入這支球隊的。
雖然美國人只是球隊的一個邊緣人物,但多年來接受的教養還是讓陳青客氣的和希爾打了聲招呼。
而且細究起來,如果不是希爾在德國杯的半決賽上把自己搞傷,陳青哪裡有機會這麼快成功上位。
就好像射鵰三部曲,一切都是從丘處機路過牛家村開始的。
伴著音樂,球員們在裁判員的帶領下走進了球場。
陳青看見哲科牽著的小球童,把頂上的頭髮染了一簇綠色,差點笑噴了。
不過換位想想,這是文化差異,也就覺得沒什麼好笑的了。
唔,雖然是在主場,但隊長若蘇埃在猜邊這個儀式上的糟糕手氣還是延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