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的議論的熱度很高,這讓兩人都收到了大量的媒體訪談邀約。
因為前南斯拉夫的動盪,伊比舍維奇是在美國念得高中,並且還讀了一年大學,之後才加入的職業足球。
此前默默無聞的伊比舍維奇對這種媒體訪談很是新鮮,幾乎是來者不拒。
幾乎翻開每一份全國流通性的大報,在體育版都能看到波黑前鋒的訪談評論。
報道中來來去去就是一個意思。
“伊比舍維奇要為霍芬海姆進更多的球,作為一支升班馬,霍芬海姆的目標絕不是為了保級。”
伊比舍維奇的發聲顯然得到了俱樂部的支援。
畢竟霍芬海姆只是一個人口三千多一點的小村莊。球隊需要推出自己的偶像,並展露自己的野心,來提升名氣,爭取更多的好球員,也爭取更多的球迷。
作為沃爾夫斯堡的實際持股人,大眾集團當然想陳青像伊比舍維奇一樣四處發聲,也為球隊蹭一波熱度。
只是他們低估了陳老師的死宅程度,陳青幾乎拒絕了所有的媒體邀約,老老實實執行著俱樂部和家的兩點一線。
“都說中國人不信教,但是陳青怎麼過的比清教徒還要清教徒,如果不是他家裡有個如花似玉的英國姑娘的話。”有媒體的外派人員如此吐槽著。
不過陳青最後還是接受了沃爾夫斯堡當地紙媒《沃爾夫斯堡晨報》的採訪。
《沃爾夫斯堡晨報》一直以來在報道中對陳青的偏愛,甚至是偏袒,讓陳青無法拒絕這家紙媒的專訪申請。
訪談中,陳青簡單聊了聊自己的故事,類似逼乎那種。畢竟重生回來的,在這個架空的世界,哪有什麼故事!
當訪談臨近結束的時候,面對記者詢問的未來展望。
陳老師低調的回覆,“想太多也只是空想,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好眼前,踏踏實實的一場比賽接著一場比賽的贏下去才行。”
一時間,賓主盡歡。
……
“這就是你連一個德國杯的第二輪比賽都不放過,還要鎖定一個位置的原因?”訪談結束的第二天,哲科拍了拍還散著墨香的《沃爾夫斯堡晨報》,對著陳青吐槽著。
今天是9月24日,是個禮拜三。
這是在不來梅。
沃爾夫斯堡的德國杯第二輪比賽,就要在這座城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