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的時候,殷鐵生對球員們在場上的自我調整表示讚賞。
因為已經成功打入四強,算是已經成功完成了任務。
開賽之前,殷鐵生和教練組並沒有對這場比賽抱有希望,也沒有和之前一樣,佈置相對功利的防守反擊的戰術。
但球員們的自我調整讓殷鐵生有點慚愧。
球員自己都想更進一步,而自己和教練組卻連一些像樣的戰術都沒有佈置下去。
好在比賽剛剛過去一半,而且也只是落後一球。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人的肌肉由快慢兩類纖維構成,前者適宜激烈運動,後或適合韌性工作。黑人肌肉的‘快纖維’達85%,比其他人種高得多,所以爆發力更強。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他們在耐力上要差很多……”認真起來之後,殷指導的專業水準還是值得讚賞的。
主隊的更衣室內,殷指導先從人種的優劣勢起頭,陳述了雙方的優劣勢。之後,殷指導拿起了水性筆,開始在小白板上寫寫畫畫,開始講解戰術。
評估到上半場主教練的判罰尺度,殷鐵生還用戴琳換下了萬厚良。
沒錯,就是那個後衛位列中超五大惡人之首的戴琳。
傳說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有紛爭的地方就有戴琳。
當然,這個時候的戴琳還沒有後來的赫赫聲威,還會為自己在比賽中偶爾控制不住情緒下了一次黑腳而感到懺悔。
殷鐵生換上戴琳,是因為小夥子的身高更高一些,防高空球更有優勢。除此之外,一對一的拼搶功力,戴琳也更加出眾。
下半場比賽的前半段,中國隊還是要以守為主。
同樣是球員轉職教練,比起踢前鋒出身的奈及利亞主教練西亞西亞,踢中場的殷鐵生似乎更有大局觀一些。至少這個專案上是這樣的。
下半場開賽之後,奈及利亞進攻的勢頭變得更加猛烈了。
甚至因為感覺前鋒的奧科隆科沃進攻不力,比賽的第56分鐘,奈及利亞還換上了出自英超埃弗頓的前鋒維克托.阿尼切貝。
和中國隊新換的中後衛戴琳一樣,阿尼切貝的身高也是1.91米。
阿尼切貝出自英超的埃弗頓青訓體系,他在埃弗頓的上升速度酷似魯尼。年僅15歲,就披掛埃弗頓預備戰袍上陣。其間出色表現,引得埃弗頓主帥莫耶斯注意。
另外,西亞西亞大概是覺得個子高一點,搶頭球也有點優勢吧。
不過西亞西亞的這次人員調整並沒有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