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諾,上場之後和茲維茲丹講一下,慢一點,把速度降下來,注意節奏。”馮.黑森喊著科勒的暱稱,然後囑咐他和球隊的中場核心米西莫維奇傳達自己的戰術安排。
“去吧。”看見第四官員已經在招呼科勒上前,黑森拍打了科森一下。原本黑森是打算拍打科勒的肩膀的,只是科勒的個子太高了,有兩米零二,所以最後黑森只是拍了拍捷克中鋒的後背。
揚.科勒也是1973年出生的,和托馬斯.加拉塞克同歲,也是捷克黃金一代的球員之一。
事實上,按照原計劃,這個賽季踢完之後,科勒就打算退役了。
不過,當科勒站在球場上,如燈塔一般屹立著的時候,他還是那個威懾力十足的中鋒。
科勒上場的第一次進攻,就給了沃爾夫斯堡的後防線一個下馬威。
比賽的第42分鐘,米西莫維奇一記高空直傳球。
科勒早就與米西莫維奇做好了眼神交流,他在第一時間卡定了位置,迎向空中的來球,高高躍起。
與此同時,科勒的兩隻大肘子抬的高高的,幾乎與自己的肩膀平行。
沃爾夫斯堡的中衛組合馬德倫和科斯塔被科勒的肘子架的遠遠的,幾乎沒有對科勒接球造成什麼威脅。
科勒反弓著身體,額頭重重的頂在皮球上。
這是一個類似排球扣殺的頭球攻門。
貝納里奧條件反射的賭了一把,就在原地跳了起來,雙手捏成拳頭,舉的高高的向外砸了出去。
貝納里奧的拳頭沒能碰到皮球,但臉卻是擋住了皮球。
皮球狠狠的砸在貝納里奧的臉上,他只感覺臉頰被重重的砸了一下。
電視傳播的畫面反而比現場目視更清楚一些,在場邊高畫質攝像機的追蹤下,貝納里奧的臉頰如波浪般抖動了兩下,瑞士小夥自己一直很滿意的高聳鼻子也有被波及到,鼻血如同剛開啟的水龍頭一般,濺射噴出。
能擋住這個射門,貝納里奧也算是燒了高香了。只是看他用手摁壓都止不住的鼻血,接下來的比賽,顯然是上不了。
沃爾夫斯堡的替補門將延奇.西蒙已經在場邊熱身了。
西蒙今年32歲,過去的四個賽季,西蒙一直是狼堡雷打不動的主力門將。
馬加特引進貝納里奧原本是作為接班人,打算培養兩年再接替西蒙的。只是這個接班人表現太出彩了,剛加入球隊,就長江後浪推前浪,把老前輩拍死在飲水機旁。
不過西蒙沿襲了德國人的嚴謹和踏實,即便從主力變成了替補,訓練也一直很是勤勉,狀態也沒有太多的下滑。這讓馬加特比較放心。
和延奇.西蒙一起熱身的還有揚.西穆內克。
西穆內克是捷克U21國青隊的隊長,也是捷克後防線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去年夏天,沃爾夫斯堡為了簽下西穆內克,花費了350萬歐。
這裡面固然有布拉格斯巴達趁火打劫,坐地起價的關係。
馬加特原本圈定的主力中後衛裡卡多.科斯塔在德國杯第一輪,客場對陣維爾茨堡的比賽中膝關節十字韌帶撕裂,被迫休賽半年。
但西穆內克自身的優秀資質,也是沃爾夫斯堡願意被宰客的主要原因。
西穆內克換下的是就是科斯塔。馬加特覺得捷克後衛的速度和天賦,在面對揚科勒時,可以幫到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