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由歐內斯特家族完全掌控的海法監獄,坐落在一座‘孤島’上,之所以能被稱為孤島,是因為在監獄的四面八方均有流動的冰水環繞。
這些全部都是淡水湖泊,由冰雪融化形成,在湖泊的最外圍甚至還有沼澤地的存在,一腳踩下去就能感覺到強大的吸力——海法監獄身處於沼澤與這座‘孤島’的中央,根本不會給任何犯人逃離的機會。而唯一能夠進出這座監獄的,只有一座和外界連線的大橋。當然橋上設立了許多像堡壘一樣的崗哨,防止任何意外發生。
在這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深處,為何會生成湖泊,甚至還有沼澤地?
陸俊最開始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和不解,但當他接近那些淡水湖泊時,從地下隱隱傳來的發動機轟鳴聲和言靈的波動看出了一切。
他能感受到,在這‘河流’下方聚集的大量熱能。
當然,最令陸俊驚訝的並非是海法監獄四周的地形,而是監獄本身的構造。
最令他矚目的就是矗立於遠處監獄中央的那座高大的建築。
四條合金長腿將裝甲部分構成的主體高高的頂起來,形成了一個類似於電影星球大戰中那種全自動化機器人的特殊結構。
恍惚間陸俊甚至覺得自己是走進了什麼奇怪的科幻電影當中。
不過,經過最初的驚訝和難以理解之後,陸俊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型別建築出現的原因。
他在來南極之前也瞭解過一些關於人類在南極建立科考基地的歷史。
滿打滿算也不到120年的時間,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位於南極的這些建築和科考基地,首先考慮的是實用效能,而非是美觀和舒適度。
在1903年的時候,蘇格蘭的國家探險隊曾經在抵達南極後建造了一座小房子,材料用的是石頭、木材等簡便的材料。
那甚至根本就無法被稱為是科考站,從外觀上看起來只是一座簡單的小木屋,當時的探險隊員寧願待在船上,也不想停留在這座木屋裡——因為實在是太冷了,甚至於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積雪常常會將門掩蓋,隊員們只能透過窗戶爬進爬出。
相比起一百多年前簡陋的小木屋,現在的海法監獄可以說是集中了當代最先進的科技和建造技術,從外觀和舒適度上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譬如在海法監獄的外圍是一長排的長方形的,類似於拼裝起來的集裝箱一樣的叢集建築,基本都是三層,每層的玻璃都是寬敞的落地窗單看外形會讓人以為那是什麼美術館或者是主題酒店。
“這裡的最上層是臥室和餐廳,中間層是實驗室、監控區和裝置維修區,最下層是空著的,放一些建材或是暫時不用的東西。”
在眾人前進的路上,格雷西一邊走,一邊對身旁的陸俊介紹道。
陸俊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最下層之所以要空著的原因是因為避免積雪掩蓋門窗,南極經常湧起的狂風會吹走積雪,相當於承擔了自動清潔的工作,避免科考站被積雪所完全給覆蓋。
而且看上去這些支架的底座也並非是完全固定的。根據陸俊猜測,這些建築應該是可移動可拆卸的,如果遇到突如其來的風暴或者是特殊情況,是可以隨時移動或者轉移位置的。
“我們的科考站大部分都是由集裝箱拼接組裝形成的,從南美那邊的港口直接用飛機運送過來,可以承受零下40℃的低溫。海法監獄完全依靠太陽能和風力來發電,配置了幾十颱風力渦輪發電機,還有多塊太陽能面板。”
“這裡的冰層下方難道是空的?”
當陸俊走過那些架設在冰水河流上的機械橋時,忽然似乎是感覺到了什麼,吃了一驚,對著旁邊的格雷西詢問道。
“沒錯,你的感覺很敏銳,我們在大概三年前就開始使用挖掘機和特殊的裝置,對冰層下方進行改造和建設。其實這裡原本有一座冰山,但被我們在它的底部開鑿出了多個活動空間,現在在地面下方的空間其實要比地上的這些建築大的多,而我們歐內斯特家族在海法監獄的總部也位於冰層下方。”
格雷西滿臉自豪地對陸俊介紹道,眼裡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真是厲害!”
陸俊和身邊的拜倫就像是兩個出國旅遊參觀的大學生一樣在海法監獄的附近參觀,不停讚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