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一年春天的時候,我姨媽帶著李四平走遍了大江南北。”
“又是入山訪仙,又是各種寺廟道觀燒香拜佛的。”
“也就是那十來年的過程裡,姨媽家攢了不少錢。”
“否則哪能經得起這般折騰。”
“但即便是物質上沒有什麼缺憾,可週圍的人看到孤兒寡母這麼可憐,就有一個偶然相識的老大哥說了,既然娃娃如此苦命,不妨到終南山去走一趟,那邊多隱士,說不定能找到高人,替娃娃解決一下問題。”
“我姨媽也屬實是病急亂投醫了。”
“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她就帶著我表弟李四平,殺到了終南山去。”
“到了終南山,還真別說,真有一群自稱隱士高人的傢伙。”
“不修邊幅,整天學人家穿著一身素衣,煞有介事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但經過我姨媽一番詢問,得知這些人大多都只是想來避世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人。”
“都說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
“我姨媽心灰意冷之下,原本打算最後帶李四平走一趟五臺山,要是再找不到法子,也就聽之任之了。”
“畢竟這一年到頭,從春天奔波到冬天,家裡的存款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她就不過一個婦道人家,連男人都爭不過,如何能爭得過天命?”
“我表弟李四平也是心疼母親的,看著母親日益憔悴,他自己也說算了,要是命中註定只能活到18,那也值了。”
“然而就在母子倆站在終南山腳下,等車打算回城裡的時候。”
“有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老頭,手裡抱著只破碗走到她倆面前。”
“那乞丐老頭披頭散髮,瘦骨嶙峋,身上還有一股難聞的味道。在旁邊等車的人看到他跌跌撞撞地走過來,紛紛對其敬而遠之。”
“生怕沾上了這份‘晦氣’!”
“乞丐老頭一邊跌跌撞撞地往公交站走,一邊用滄桑至極的嗓音說道:行行好吧……行行好吧。”
“但是周圍看客不少,願意掏錢的,卻一個都沒有。”
“乞丐老頭手裡的破碗,裡面乾淨得像一面鏡子。”
“他搖搖晃晃地走到我姨媽和李四平面前,朝他們說道:行行好吧……行行好吧。”
“我姨媽嘆了口氣,說道:哎,我能幫得了你,可是誰又能幫得了我呢。”
“雖然嘴上這麼說,她卻沒有閒著,從包裡摸出一張十塊的鈔票,原本打算直接遞給乞丐老頭。可是我姨媽又看了眼乞丐老頭,覺得他好生可憐,便換了一張五十塊的鈔票,放進了乞丐老頭的碗裡。”
“周圍的人都笑她傻,說別人指不定比她還有錢呢。”
“又有說那世界上的乞丐多了去了,難道你一個人能幫得完了?”
“我姨媽本來就在氣頭上,當場就懟了回去,說:老孃就算幫不完,見一個幫一個,幫一個算一個,你們管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