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就傑在鬼傑多,靈就靈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所以說在湘西有一句老話,叫做久走夜路必闖鬼!”
“這句話可從來不是嚇唬小朋友的。”
“我有個朋友,就是專門幹趕屍人這行當的。”
“這個朋友姓鍾,單名一個奎字。”
“據說,他家世世代代都是乾死人行當的,祖祖輩輩對趕屍人這一行,瞭解頗深。”
“鍾奎從小就不讀書,而是跟著家裡面的人,在深山老林裡面學手藝。”
“我之所以認識他,還是有一年去湘西旅遊的時候,偶然間認識的。”
“我們在鳳凰縣住了幾天,客棧的老闆,恰好認識鍾奎,他經常去那家客棧喝酒。”
“那天趕巧,我和鍾奎都在,我向老闆打聽了下關於趕屍人的傳聞。”
“客棧老闆就伸手指了指二樓靠窗位置一張酒桌,對我說道:喏,那邊兒那位爺,就是幹趕屍人這門行當的,要是您對這個感興趣啊,我建議您直接去問那位爺。”
“我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起來了啊,當時我轉頭過去打量了一下坐在窗邊自飲自酌的鐘奎。”
“發覺他跟我想象中還挺不太一樣的。”
“我印象中,關於湘西趕屍人的描述,大概都是那種穿著樸素,甚至於有些衣衫襤褸的,而且常年趕屍,多半也不太能吧自己拾掇拾掇。”
“可沒想到,第一眼看見鍾奎時,我眼中出現的是一個穿著時尚,還會穿潮鞋、戴首飾、打耳釘、弄髮型的帥氣小哥。”
“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內斂,陽光帥氣,面容俊朗,身材挺拔。”
“說實在的,別說是湘西這樣偏遠的地方。”
“就算是在一線城市,鍾奎這種男生都會很受異性喜歡。”
“我想,現如今的趕屍人,都是這種款式嗎?怎麼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對趕屍人的行當更有興趣了,就坐到鍾奎對面,跟他打了個招呼。”
“我們就這樣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