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壓低了嗓音,不緊不慢地說道:“有一年夏天,我跟三個好朋友一起去爬山。”
“週末嘛,朋友之間聚在一起晚點娛樂活動。”
“我們每週都換不同的娛樂活動,有時候是打牌,有時候是露營燒烤,有時候是打球和旅行。”
“那次週末,朋友老A就提議說不如咱們一起去郊外爬山。”
“我們就各自準備好了登山裝備,然後看了眼攻略,買了地形圖,研究了一下那座山的地形嘛。”
“再各自帶了些食物乾糧和水,以及簡單的應急醫用箱和GPS+指南針、對講機什麼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在一切準備妥當後,我們週五晚上就出發了。”
“當時是老A開車,帶我和其他兩個朋友一起去,我們總共四個人。”
“老A年紀最大,35歲,在國企做個小領導,為人成熟穩重,對朋友也踏實,而且比較有領袖氣質和團隊號召力。”
“他就對我們幾個比較照顧,一路上基本都是他開車。”
“我的另外兩個朋友呢,一個叫老貓,一個叫土豆。”
“都是年輕人,跟我差不多的歲數。”
“土豆喜歡搖滾,中學時期就是玩兒樂隊的,整個人都散發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藝術氣息。”
“他留著跟女生一樣長的頭髮,在別人眼裡有些不修邊幅,可他自稱這為個性。”
“老貓是在網際網路大廠做前端工程師的,大廠卷得厲害,他經常加班,而且才二十幾歲,髮際線就上移了好多。”
“那天在車上,我們拿他開玩笑說,你掙得那些錢夠不夠植髮的?”
“老貓笑著說:沒事,以後要是頭髮掉光了就轉行當和尚。”
“土豆就笑了笑說道:那幸好我沒幹程式猿,不然以後頭髮掉光了想轉行都不行。”
“正在開車的老A就問:為什麼這麼說?”
“我也好奇地看著他,結果這孫子從嘴裡蹦出來句自嘲的話:因為我佛不渡本科以下……”
“當時這聽完這句話後,我們一車人都笑得人仰馬翻。”
“週五晚上9點,我們一行人開車到了郊區的山腳下,安營紮寨。”
“老A從後備箱裡拿出了燒烤架和從山姆超市買來的肉串、啤酒,我們四個人在那BBQ,喝啤酒,整體氛圍還是相當歡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