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這是哪一年的秋天了,小男孩考上大學了,就是他心心念唸的那所,其實他更心心念念那個人。
那些年為了追趕她,第一年的時候他會每天放學後前去光榮榜前傻傻地望著她的照片,有一天回來沒有見到,便急忙跑到一中的雜物處,求守門的爺爺給他開門,然後自己悄悄地裁下了她的照片。那張照片,他一直留著,很好很好的貼在他日記本的第一頁。第二年的時候,該準備中考了,他讓高三班主任看到了什麼叫做逆襲,從總計400餘人的年級300多名直飛到年級前30。這一年,他名正言順的考上了一中,不用靠媽媽是一中員工這層關係。高一的時候他參加了她以前待過的國學社。高二的時候他成了國學社社長,還在全校師生面前演過講,題目為《我的源動力》。文章的最後有這樣一句話:我的動力,便是期待著那一天,能夠站在那個被我視作信仰人的身旁。高三那一年,在學校的加油影片中,他看見了她,她化著淡妝,分外好看,讓他激動不已。高三好苦,在幾次模考中他都發揮失常,他常常懷疑,自己能不能考上和她一樣的G大,可每每看見日記本中的她,她笑得那樣甜,他就會想,她不是也挺過來了嗎?我為什麼不可以?終於,那年高考,他考上了G大。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逢,林語城你等著我,三個月後,我就來了。”
剩下的三個月裡,男孩也沒有閒著,他找了一家兼職,給中高考的孩子們做家教,賺了不少,加上這些年他得的獎學金,足夠解決學費問題,不用媽媽過於操勞。同時,他還自學了吉他和韓語......
G大有一處著名的新生兼情侶打卡點,名曰“常念湖”,湖後有一小山,山上遍處楓樹。名曰“常念林”。相傳古時候有一將軍在帶兵攻打下如安城時,俘虜了叛軍頭子的親兒子,奈何他大勢已去,部下死的死,投降的投降。如安城的叛軍頭子走投無路,又想換回自己的兒子,在逃出來之後,和僅殘留的親信摸進了將軍府,綁走了將軍夫人,並寫信給將軍要用他的老婆換回自己的兒子,在五柳荒城交換。將軍心急如焚,私自做主押著刑犯趕往。將軍夫人被叛軍頭子用刀抵著喉嚨,脖子上已經滲出血來。夫人深知如若交換成功,夫君定會背上通敵的罪名,被昏君處罰,輕則貶為庶人,重則賜死謝罪。想到這,千鈞一髮之際,夫人掙脫叛軍頭子的控制,在夫君的眼前跳下了城牆,當即斃命。而將軍則瘋了似的衝入城內,活捉了叛軍頭子,殺光了他的親信。而後漫漫歲月,將軍散盡家僕,辭官回鄉,帶著夫人的骨灰搬至老家,蓋了一座小房。夫人生前最喜楓樹,將軍便親手種下這滿山楓樹,弔慰夫人......世人為此所感,將此故事流傳千古。
開學便是秋天了,秋風款款而來,真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之感。
顧文邑拖著行李箱,拿著錄取通知書和准考證站在了G大的門口,微風緩緩拂面,托起了他嘴角的一抹笑,調皮的梳理了他的頭髮。顧文邑好想張開手擁抱這一切,然後大喊一聲G大我來了,林語城我來了。但礙於面子,始終沒有說出口,但那又如何,他早已在心裡大喊了千千萬萬遍。靜靜地注視了良久,顧文邑起身向學校走去。校內人聲鼎沸,有好多好多的社群在招納新生,於漫漫人海中,他一眼便掃到了國學社,走過去拿了一張報名表。可能有點誇張,他總覺得給他表的那個女生一直在盯著他看,他有點慌,拿了表便火速離開。
報名處的人十分多,有點水洩不通。顧文邑站在隊伍尾處,掏出手機,準備來一盤王者,以消磨時間。報到處的工作人員效率還挺,在他推了三次塔之後便快到他了。
關上手機後,他往眼前一看,那個坐在正中間的學姐不就是林語城嗎?他不可置信地擦了擦眼睛,怎麼可能,按理說她大學畢業了不應該在這裡,更不應該幹這些工作啊。肯定有什麼理由吧。但是開學第一天就能看見她真的很驚喜。趁無人注意,他又悄悄掏出手機,偷拍了她一張照。馬上,到他了。
林語城掏出一張表,遞給了他,要他完善基本資訊。
在學姐的注視下,他顫顫巍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顧文邑,不錯呀。名字很好聽。
學姐謬讚了,學姐的名字更好聽。
可是我並沒有告訴你我的名字,你怎麼會知道。學姐一臉疑惑地說道。
糟糕,可不能露餡了。顧文邑眼神躲閃了一下,掃到來學姐座上的姓名牌。拿起來給她看。
是這樣啊,還以為你之前就認識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