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天,顏羽希的外婆得了鼻炎,在醫院住院,顏羽希的媽媽一天到晚忙著做飯,去醫院給外婆送飯,顏羽希到是有大把的時間去師傅的醫館學習。
外婆住院的第二天,顏羽希決定和媽媽一起去送晚飯給外婆,她也好去看看外婆的病情。畢竟學了點東西,需要點展示的空間嘛。
來到醫院,看見外婆正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風景。這幾日已是夏天了,外婆穿的衣服還是很多,顏羽希看外婆畏寒肢冷,咳嗽無力,腰膝痠軟而痛,攙扶外婆時,顏羽希偷偷給外婆把了脈,脈象較弱,較緩,沒什麼力量,跳動起來比較柔,弱而無力。是衛陽不固,肺氣不宣之症,應扶正袪邪,宣肺通竅,服用“辛黃湯”,幾日就會有所好轉,而且外婆的鼻炎也不嚴重。
出了醫院,顏羽希就去了師傅的醫館抓藥,顏羽希直接去了堆放幹藥材的那間屋子,顏羽希順手扯了一個小袋子,在房間裡轉著,時不時抓了一把藥材,放在稱上稱著“薄荷3克,防風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黃芪9克,白朮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參9克,北沙參9克,萎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
“算一下,多少錢?”顏羽希對醫館裡負責算賬的那位問了一句。“老熟人了,給你打個折,三十吧”那人回道。
顏羽希提著藥,剛要出醫館,才想到自己疏忽了一個問題,該怎樣向媽媽解釋這藥呢?說是自己抓的,那媽媽肯定不信,那就說是醫館的大夫開的吧,可就算如此,媽媽也不一定會收下給外婆服用。唉,顏羽希現在真是頭疼得很,算了硬著頭皮試試吧。
顏羽希提著藥回了醫院,媽媽正在給外婆削蘋果吃,顏羽希提了藥進來跟媽媽說:“我剛剛去了一家中醫館,告訴了大夫外婆的病情,人家給開了一副藥,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媽媽還是有點不放心,顏羽希一直悠著她說了好長時間,總算是答應了。
顏羽希曾揹著媽媽買了很多中醫醫書,像《醫林改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等這些,覺得並不怎麼實用,直接有病症和對應藥方的醫書沒有,除了師傅的那本古書,大多都是講中醫修為的,像治未病等方法。
顏羽希並沒有什麼臨床經驗,知識體系是零散的,以上的那些書,廣泛又深奧,這更讓顏羽希剪不斷,理還亂。
媽媽去送飯,顏羽希一個人在家裡,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沒扯對,顏羽希去翻看父親的那些舊書,都是些泛了黃的有些書殼都掉了,“這都是些什麼玩意兒?象棋棋譜?易經?手相?靠,還有倆本武俠小說,哎喲,還是那種歷史悠久的,七八十年代的,來我看看以前的小說長什麼樣。”顏羽希說著,又翻了起來。“我的天,我這是翻到了什麼!中醫醫書哎。”
顏羽希小心翼翼的翻開書,裡面特別詳細的記錄了每一種病症的辨證,治法,方名,組成,用法。從內科、外科、骨傷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到面板科,1004首方劑。顏羽希簡直跪了,她要愛死這本書了,沒想到她老爹居然還藏著這種寶貝,顏羽希有師傅的那本古書和這本書,那她的中醫之路便是要開掛的感覺啊。
要知道他爹的那本書,能把幾乎所有的病症都蒐集起來,而且還依照了古今很多名醫的方子是很不容易的,更重要的是她師傅給她看的那本古書裡,記載著詳細的太素九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