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狂獵軍團,屬於是搭配其他軍團所創造的一型別軍團。
畢竟羅馬軍團的主幹基本是釘死的,換統帥,不換天賦,雖說這樣固化之後,一代代下來很容易會被剋制,但打配合的時候,比漢室更為嚴謹。
和漢室軍團的組合不太一樣,漢室是因為將帥各自發展,每一個時代的軍團都和上一個時代不同,所以漢室打配合更多是以將校的風格進行配合,然後組合出來一個相對穩定的作戰模式。
羅馬這邊主流軍團是不動的,作戰風格就算有所調整,也不會出現大的變更,每一代都在不斷地最佳化,實力不斷地上升,但這種方式就像是對數函式一樣,越往後你越難提升。
算是一種保證下限的方式,和漢室那種生死看澹,福禍難料的方式幾乎是背道而馳。
諸葛亮倒沒覺得羅馬這條路有什麼問題,畢竟這也是一種解決方案,而且每一個時代都在向前發展。
而且整體搭框架上的東西都是相同的,前面的軍團負責各方面基本完備,要偵查有偵查,要索敵有索敵,要造血也有造血,攻擊防禦更是不用多說。
所以二十五狂獵軍團的定位就是騎兵追獵,是一隻弓騎兵軍團,也算是吸收了帕提亞弓騎兵的精髓所創造出來的軍團。
不過二十五狂獵軍團在羅馬當中很尷尬,他的定位幾乎是在戰爭勝利之後,或者是快要勝利的時候創造更大的優勢。
但是這兩個特點有一個完美的替代品,那就是蠻子,對於蠻子而言,打勝仗和打順風仗,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羅馬只所以忌憚的原因,就是因為蠻子們在打順風仗的時候,表現出的力量讓他們覺得危險。
不過狂獵軍團還是保留了下來,畢竟羅馬要有自己的公民軍團去騎兵追獵,不過因為定位的問題,這個軍團一直處於一種不溫不火的狀態。
二十六瓦爾基里軍團,這軍團是羅馬這些年來為數不多的變動軍團。
這軍團的來源是北歐這邊的瓦爾基里女武神軍團,羅馬在大不列顛未曾聯合起來的時候,和瓦爾基里女武神軍團打過交道,得到了一些技術,再加上自己的解析構造創造出來的一個軍團。
不過和北歐那邊的意志不太相同,羅馬走的是素質流,所以瓦爾基里的兵種天賦衛為力量整合,不過這一代的開發程度馬馬虎虎。
在諸葛亮眼裡,也就是正常禁衛軍水平,不過這個力量整合對於盾衛而言好像是一個不錯的天賦,他打算回去做一些新的嘗試。
畢竟盾衛目前的核心依舊是自適應和重甲防禦,如果能從其他方面入手,說不定能拔高盾衛的上限。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隻軍團,屬於後備軍團,不在主戰序列當中。
三隻軍團原本的後備序列已經被改寫了,現在三隻軍團全都屬於是奇蹟軍團的後備軍團,分別對應的是第一、第十、第三十。
可以說這三隻軍團完全可以看作是小號的第一、第十、第三十軍團。
畢竟奇蹟軍團補兵實在是太痛苦了,所以為了讓奇蹟軍團更好的發揮力量,必須要給他們準備相當於禁衛軍的後備軍團,以供隨時抽選。
也是因為這樣的改動,第十騎士軍團和第三十不敗圖拉真軍團恢復的速度很快,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的規模,不過對應的這兩隻後備軍團裡的精銳幾乎都被抽乾了,也需要磨礪補充。
就諸葛亮觀察的情況來看,到時候袁家要面對的應該就是第四鷹旗惰怠馬其頓軍團,第六凱旋軍團,第十五魔劍軍團,第十六狂獸軍團,第二十三堅定軍團、第二十四冰霜軍團、第二十五狂獵軍團這些軍團。
七隻鷹旗軍團,每隻再搭配一個公民軍團,三個蠻
子軍團,最好的可能性袁家要面對總共將近三十隻軍團,也就是十五萬往上的軍團。
再配合上那些散兵一樣的蠻子,大概規模不會小於二三十的樣子。
「袁家很危險啊!」諸葛亮嘆了口氣,最好的情況都有二三十萬的敵人,如果羅馬再塞一兩個鷹旗軍團進來,袁家大概會在昇天的邊緣反覆橫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