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啊?”
皇甫嵩面容複雜地看著眼前的新軍團,他不知道自己此刻該哭還是該笑。
伏羲琴不愧是當世神器,在蔡邕的演奏下,完美將這些士卒的意志統合在了一起,大大提高了新軍團誕生的速度。
按照皇甫嵩的估計至少需要五年才能成型的新軍團,就這麼一天時間完成了初步的意志統合。
代代相傳下來的凡人之路,終於在他皇甫嵩的手上成功實現了嘛。
這條路融合了太多太多人的智慧了,但凡是走到大軍團指揮這一步,就越發能明白軍神究竟是什麼怪物。
那些在軍神手裡信手拈來的東西,在他們面前宛如鴻溝。
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都是極限道路的兵種,固然現在也能成就軍魂、三天賦、奇蹟這些,但是和正統的羽林軍、丹陽有著本質性的差別。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能否傳承,西涼鐵騎、白馬義從的誕生離不開殺戮,一旦陷入和平時期,這樣的軍團是無法完備建制的。
註定是要被歷史所淘汰的一類兵種。
現在能夠完備傳承的原因,是因為這一代的創始者,第一批士卒還在,等到李儒、華雄、李榷這些人陸續老去。
他們的下一輩,下下一輩,真的還能領略到西涼鐵騎、白馬義從成立之初的精神,掌握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的全盛嘛?
不,不會,他們只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成為傳說中的精銳部隊。
而且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也並非是李儒和公孫瓚自己的研發的東西。
背後也全是軍神創立的,只不過他們在李儒和公孫瓚的手上實現復刻了而已。
李儒當年承受仙人紫虛指點得以完成精神昇華,而紫虛實際上就是兵家亞聖張良的仙人體。
西涼鐵騎就是張良所開發出來的,作為兵家亞聖的張良,在兵家方面的成就絲毫不弱於韓信。
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並非是一句虛言。
韓信的雲氣體系能否戰勝項羽是一個未知數,但是他的計謀確確實實是戰勝了項羽,逼得項羽心神衰竭,最後沉進了火山之中。
張良只是在指揮上存在短板,就像是霍去病一樣,對於普通人可以吊打,但是對上韓信白起這樣的,那就是實打實的短板。
所以張良開發了極限兵種路線,模仿項羽當年的極限實力,開發了各種打破極限的兵種。
張良的想法很簡單,兵法講究的就是一個以強欺弱。
他沒有韓信那麼誇張的指揮排程,而兵種的素質可以彌補指揮上的缺陷,那麼他就直接用高質量的兵種與敵人進行對抗。
排程本質上就是一種田忌賽馬,如果他每一匹馬都是上等馬,那麼不論韓信怎麼排程都是於事無補。
抱著這種心態,張良開始對於練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