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會結束之後一段時間,中原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推進,畢竟基調已經定下來,剩下的都是細枝末節的事情。
么蛾子什麼的也確實還有,但大致上局勢確實穩中有進。
鬧騰的袁術也被一群世家折騰的夠嗆。
畢竟袁術這次是真的惹了眾怒,連帶著整個老袁家都被波及。
不過袁術硬抗了一波制裁之後,硬氣的表示也就那樣,他們袁家就是吊,可以一個頂住所有世家的壓制。
其他世家氣個半死,但是又沒有辦法真正做掉袁術。
誰讓袁家真的很硬,河北四庭柱就不說了,各個都是中流砥柱,就連顏良和文丑的兒子都強的可以,年紀輕輕兩個內氣離體。
要不是受到袁紹這些因素的影響,再加上鐵了心要和袁譚混,指不定就已經獨領一軍團開始上戰場了。
再加上審配等人若有若無的照拂,和袁家本身門生故吏的支援,袁家確確實實頂住了世家的第一波進攻。
至於後續,各家都忙著準備出國的東西,沒工夫繼續和袁家糾纏。
袁家也明白這個檔口不能繼續作死了,所以把袁術打發去了沿海地區修路,和各家暫時眼不見為淨。
陳曦也鬆了一口氣,本來他都有點下場調停的意思了,畢竟打到後面萬一都起了真火,很容易演變成黨爭的,那可就不是一家兩家能平定的事情了。
世家現階段還不能倒下,而且後續還指望著他們在外面闖出一片天呢。
好在各家都不願意和袁術這個瘋子一起死,所以大家有默契的放逐了袁術,使其暫時不能出現在洛陽搗亂。
這也是袁家一種無奈的妥協,不過妥協歸妥協,他們實際上對於袁術的行為很滿意。
他們老袁家就是要當所有世家的爹,就是要騎在他們頭上,有本事你們都來打我啊。
不過喧鬧落下之後,剩下的還是平穩。
不過任誰都知道,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羅馬和帕提亞的戰爭就要正式開始了。
教會十字軍的實力不錯,但是想要按死帕提亞純屬於做夢,當教會碰個硬釘子被打回去的時候。
就是漢室入場的時候了,漢室入場之後,如果羅馬有一丁點的戰略眼光,就一定會出兵,而且是在架住大不列顛的前提下毫不保留的出兵。
如果羅馬不出兵,那就證明羅馬也就那樣,漢室完全不需要將其放在眼中,一個連宿敵都不願意動手剿殺的國家,也就那樣。
最多就是讓漢室出點血,反正帕提亞漢室滅定了。
羅馬要是出兵,那就二分帕提亞。
羅馬要是不出兵,那就吃下整個帕提亞,然後代替帕提亞騷擾羅馬,給大不列顛施加援手。
遠交近攻,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