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知道陳曦是拿他們當排頭兵,去佔據這些土地,然後讓整個漢民族擴大地盤。
但是知道了又能怎麼樣,陳曦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目的。
可在強大的經濟支撐下,這麼目的就是陽謀。
就像是你可以選擇不呼吸,但是你不呼吸一定會死一樣,看似有得選,實際上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
“所以說我們要不研究研究,如何讓陳家再培育出來一個可以對抗陳子川,不,都不求對抗了,培養出來一個站在我們這邊的扛旗人。”群聊裡面有人建議道。
“省省吧,我家要是能培養出來,而且還特別聽話的話,我早把你們全殺了,春秋年間就把你們全殺了。”陳紀說話是一點都不客氣。
陳家的問題就在這裡,大佬雖說屬於陳家出身,但大佬完全不聽陳家的指揮,情面會給你留,但你要說聽指揮,別做夢了,上至田穰苴,孫武,孫臏,就沒有一個聽指揮的。
不光不聽指揮,還得反過來操控你整個陳家。
好好的主脈,當著當著,就成支脈了。
陳紀自己心裡也來氣,自家培養了半天,原本陳群就夠讓他們驚豔了。
擺正心態之後,即便是荀彧也無法完全壓制陳群的光華。
然而沒用,和陳曦一比,完全就是陪襯。
“別說這些沒用的了,重頭戲要來了!”就在一群人唉聲嘆氣的時候,周瑜孫策站了出來。
“啟稟殿下,東瀛以東,海廣人稀,我孫家後輩於荊棘之中開拓華夏疆域,砥礪前行之中收穫方寸之土,方才明悟先輩篳路藍縷擴土華夏之艱辛”孫策的聲音之中帶著對於先輩無限的尊崇與緬懷。
實際上孫策壓根沒張嘴,是周瑜用秘法代替孫策說的。
周瑜實在是不放心讓孫策胡搞,這件事還是很重要的,搞砸了對他們,對漢室都不是什麼好事。
劉穎卡殼了一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主要是她沒想到孫策能說出這種話來,不開玩笑的說,她一度認為糰子的文化水平是高於孫策的。
而其實也不需要回答,這番話其實就是孫策和周瑜這代表著其他世家說出來的,強幹弱枝,以華夏為重,永恆不變的態度。
此話一出,全場一靜,司馬儁,陳紀,荀爽幾乎已經猜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了,他們充滿期待地看著接下來的一幕。
“我等將要離開中原,前往東洋,為華夏牧守海域,然則再遠,我等也是一家,割不斷的文明傳承,斬不斷的禮儀文化,我等哪怕遠離中原,也是諸夏的一份子。”
周瑜緩緩開口,收斂著語氣,落到了最重要的地方,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周瑜想要說什麼了。
這一刻孫策的身軀挺得筆直,他雖然傻,但是他明白自己身上的責任,孫策身上的氣度,那種勢,那種心氣,讓所有的人都生出了讚歎。
不是讚歎孫策,而是讚歎生養他們的文明,生養他們的華夏,泱泱華夏,巍巍中華,這是列位共同的根。
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走流程的過程,但是也同樣是代表著漢室步入新時代的開幕,一個內郡縣外分封的時代。
“可!”劉穎帶著威嚴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大殿。
“封孫策為吳王,封周瑜為東王,並稱東吳二王,賜璽印兩尊,駐守東方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