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廳四人其實並不怎麼擔心幽州的戰事,不是他們看不起高麗,而是公孫瓚外戰確實內行,幽州的失利百分之百是因為劉虞和公孫瓚互相亂搞導致的。
劉虞是懷柔派沒錯,但他更是一個合格的皇親國戚,對於他來說興兵來犯的高麗絕對是那種不可回收的垃圾。
他絕對不會再拖公孫瓚的後腿,相反他說不定還會發動他手底下的胡人去對付高麗。
說不定麴義他們還沒到幽州的,幽州的麻煩就解決了,派人過去也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和展露朝廷的決心罷了。
穩住內部形勢的手段罷了,他們的重點接下來還是要以逐步發展為主,從根源上穩步拉大我方和敵方的差距,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大將軍快回來了,那件事是不是該提上日程了!”荀彧冷不丁地說出一句讓整個政務廳都沉默的話。
“唉,兩千石以下的都出去!”陳曦嘆了一口氣開始清場。
“荀文若,何必這麼著急呢!”李儒面色不善地看著荀彧。
“李文優,你應該明白,這件事是不可逆的!”荀彧也罕見地變得鋒芒畢露。
在場除了四人之外,同樣還有其他兩千石左右的官員,但是他們大部分都恨不得把頭埋到桌子地下,這種根本性的東西不是他們可以接觸的。
他們大多數人都來自世家,可洛陽剛剛清理過一遍世家,鬼知道是不是這些大佬又想出了新的么蛾子打算折騰他們了。
“算了,你們也出去吧,把門帶上!”陳曦一看就知道這些官員的心思,順帶將在場的人也全部趕走。
到最後諾大的政務廳三樓就只剩下了陳曦、賈詡、李儒、荀彧他們四人。
“文若,說說吧,為什麼這麼急?”陳曦眼見荀彧和李儒之間有了火氣,當即截斷了話題。
“長公主已經十五了!”荀彧嘆了一口氣,他也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突兀。
“噗~”陳曦剛喝下去的茶水全噴了出去,差點把這件事完全忘記了。
光考慮荀彧處於私心的原因了,差點忘記長公主已經十五歲這個事實了。
在漢朝,女子十五歲以後不結婚是要交罰款的,雖說陳曦和郭昊都不怎麼習慣這一點,但是在漢代這確確實實是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身為國家的統治者,是絕對不能違反這一點的。
若是長公主只是長公主也就罷了,可現在她代表的可是國家權力的集中,也是目前漢朝各部分勢力能聚集到一起的原因。
除了有大將軍的功勞,更多的還是郭昊的放權,以長公主為正統穩定人心。
若是長公主突然離世或者是郭昊自立登基,都會帶來內鬥的產生,至少劉備、劉虞等人是絕對不能投降於郭昊的,不單單是信念問題,更是來自於血脈的驅動。
劉姓皇室要是不作為,自然會有其他野心家做文章,到時候天下又是一場無休止的大亂。
他們才剛剛體會到國家統一,齊心向上發展的便利,怎麼能容忍分裂的事情再次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