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袁紹和郭昊的約戰基本上傳遍了天下,雙方可以說都沒有什麼反悔的餘地。
不管天下四方如何議論,約戰的時間也臨進了尾聲。
郭昊把願意支援洛陽方面的玩家盡數召集,讓他們擔任觀眾來見識軍威,也是為了打消玩家心底的小心思。
畢竟他們大多數都歸了現實中的組織,郭昊還是挺擔心他們在現實的干預下反水的。
“出發”
郭昊點齊精銳,組成了一隻浩蕩的大軍。
整支大軍士氣盎然的做好準備,這一段時間的停戰已經讓這些厭倦絞肉戰爭計程車卒恢復了常態,雙方計程車卒都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放鬆和調整。
郭昊也不遮遮掩掩,留下徐榮鎮守虎牢關,麾下整整十五萬大軍,雖然都是些單天賦計程車卒和民兵,但是這個數量的大軍在徐榮的手上足以應付各種意外。
直接帶著七隻大軍出關迎戰袁紹。
第一軍位於左翼,乃是李傕、郭汜等率領的一萬二雙天賦精銳西涼鐵騎,還有三萬羌族輔兵,在鐵騎下加持的輔兵可以發會出單天賦精銳的戰鬥力,別的不說作為主戰兵種已經夠資格了。
第二軍位於右翼,乃是呂布、張遼率領的一萬五雙天賦精銳幷州狼騎,還有三萬的單天輔的涼州兵,至於之前收攬的丁原部隊全部劃給了徐榮守城。
說實在的,幷州的部隊兩極分化,能打的全是呂布手底下的狼騎,不能打的都在丁原手底下。
丁原麾下的部隊別的可能不行,守城絕對是一流,畢竟沒有勇氣深入草原打胡人,他們也只能駐守邊關了,和胡人的十場戰鬥有九場他們都在守城,然後等呂布待人趕到衝上去打打順風戰。
第三軍位於中軍,乃是黃忠率領的一萬雙天賦精銳長水營和射聲營,火力足以壓制一切非軍魂部隊,即便是禁衛軍也不能硬抗他們鋪天蓋地的火力。
長水主洗地,一箭射出去可以在地上炸個大坑,堪稱是箭型導彈,是漢帝國專門設計出來屠戮雜兵的射手。
射聲主狙殺,為的就是對抗那種難啃的硬骨頭,或者是那種吸引火力的武將,箭上自帶鎖定和意志攻擊,物理精神雙重打擊,除了呂布這種絕世猛將之外,沒有人能從射聲的集火中存活。
不過對應的射聲營也只有這樣的一箭,其他就和普通弓箭手沒有什麼區別。
第四軍位於前鋒,乃是徐晃率領的一萬六雙天賦步兵營,作為北宮五校內最簡單的步兵軍團,清一色的大刀大盾,而且穿著全身鎖子甲,腰間挎著強弩,背上三杆投槍。
作為北宮五校裡的工具人,步兵營承擔了太多他們不該承擔的東西了,不光要吸引火力承受傷害,替長水射聲創造輸出機會,還要搶攻強攻打碎戰線,給突騎、越騎、屯騎之類的部隊創造切入戰機。
任勞任怨的他們以步兵為名,主業刀盾步兵,兼職所有步兵軍團,根據戰局需要隨時變化角色。
第五軍、第六軍則是兩翼之外的兩翼,郭昊也沒打算留什麼後軍,背後就是虎牢關,還能有人從虎牢關出來捅自己屁股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