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這次也是發了狠,大軍後退三十公里,直接給郭昊下戰書,就是要邀請郭昊野外一決雌雄。
戰書還是陳琳寫的,犀利無比,好像郭昊不接受就對不起天下百姓一樣。
而且戰書傳的沸沸揚揚的,一夜之間,洛陽涼州等地都開始傳閱戰書。
袁紹美名其曰為天下百姓著想,不願意動大動干戈,直接定了三場戰鬥比劃。
分別是鬥將、鬥兵、鬥軍。
鬥將就是武將車輪戰,看哪一方先認輸,鬥兵就派軍團互毆,看哪一方先認輸。
如果說前兩項是為了提升士氣,算是開胃小菜。
鬥軍就是最後的殺招,雙方各出十五萬大軍,在選定的戰場上一決雌雄。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袁紹打的一手好算盤,有了賈詡和李儒的情報,陳曦一眼就看出來袁紹這傢伙打的什麼主意。
表面上是利用輿論導向逼迫郭昊迎戰,來一次破釜沉舟,和郭昊來一次豪賭。
實際上背後不但藏著瞞天過海、調虎離山、還有這反間計和連環計。
陳曦嘖嘖稱奇,袁紹不愧是袁紹,背後的文官實力硬的令人髮指。
荀諶、田豐、沮授、許攸、審配、郭圖一干人等的智謀絕對都是天下一等,穩紮穩打弄出來的謀略就是讓人無法抗拒。
袁紹唯一的弱點可能就是武將了,雖然說帶兵打仗的良將袁紹不缺,但是他們缺絕世猛將。
顏良文丑雖然也是當世猛將,但是和最頂尖的幾個人還有有差距的。
別的不說,光是劉備手底下的關羽、張飛、雄闊海就能壓著所謂的河北四庭柱打。
所以袁紹才會收攬聯軍的武將,他其實完全可以做的更加潤物細無聲,但是郭昊帶給他的壓力讓他無暇顧及諸侯的心理。
郭昊明知道這是個坑,但是他還不得不跳,這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喜歡輿論導向?有意思!”郭昊看著戰書笑了。
“安排人手把袁紹的戰書傳遍天下,我倒要看看打輸了之後,他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