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師弟為人豪爽,廣交好友,義氣重。
至於元易自身,他修道也算不得純粹,且多在諸事之間奔走。
原本雲霄該是與金靈無當她們相似的人,一心靜修大道。
只是受元易幾人影響,也被牽連進不少的事情之中。
至於瓊霄與碧霄,這倆的性子多少有些貪玩,修行上比不得雲霄刻苦。
既受雲霄與元易管著,也是被他們慣著,操心之事少了,只是生性好動,坐不住。
至於元易的坐騎與童子,猙獸還算老實本分,縱是元易他們不在,也有好好地守著道場。
尤其是元易特地警告過它,讓其不得到處廝混,除了被老師的坐騎奎牛拐帶出去外,倒是都在道場中勤勤懇懇的修行,如今修為境界有所突破。
元易也抽出時間與其講道,教其修行之道,用猙獸自己的話說,坐騎道行高深,能夠讓老爺更有面子。
元易一想,覺得這話在理,很中聽,便也特地為它與小道童玉霽講道,論道之時,也任他們在側旁聽。
道童玉霽不像它那般擅長拍馬屁討好人,不過本身乖巧,做事勤懇認真。
就是其修行之道,走的是麒麟一族的道路,看起來小小一隻,有些嬌憨,可實際上走的卻是偏向於錘鍊道身的路數,術法神通更講究一力破萬法的方向。
元易對於巫族的法門頗為了解,又修法天象地神通,在這方面也算擅長。
其實元易有想在他們身上推演修行之道的想法,之前觀人族修行,讓他有些想法。
並不是誰都能面面俱到,修得大道各方面皆圓滿,劍走偏鋒,蹊徑通大道,是否也可行?
所以在傳道給猙獸與小麒麟之時,元易有所針對。
他讓猙去祭煉自身金玉之氣,修破法之道,傳小麒麟玉霽錘鍊道身的路。
而其中的參照,實則是元易認知之中的劍修與武修的道路。
劫氣消磨道性,對生靈的影響極大,元易想看看道修之外的路又會如何?
劍修的路,元易是以截教之道、老師的法作為根基來推演,他們這些人都擅長劍道神通,但算不得劍修,他們都是真正的道修。
現在的劍道,實則與元易所知的後世劍道區別也極大,準確來說,現在的所謂劍道,實則不過是以劍承道而已。
劍只是表象,本質上依舊是道法神通,在根本性上並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