猙獸馱著元易在東海之地穿行,其本身作為先天生靈,就已經相當不凡,雖然未曾得到拜入聖人門下這樣的機緣。
已經是太乙境初期的他,比截教中不少同門的道行可都要高。
跟了元易之後,其原本的妖族修行之法便是廢去了,它可是自己叫嚷著不要做妖了的。
跟著元易去首陽山和大青牛廝混,啃了一堆的靈材仙珍,待在截教之中又跑去跟奎牛廝混,碧霄還給它投餵了一堆亂七八糟的的東西,被罰抄寫經卷的玉石都進了其肚子裡。
玉石本身倒在其次,那抄寫的《黃庭經》可是道祖傳於眾生的法門,詮釋三千大道,自有其大道至理蘊藏其中。
碧霄以大道神文謄抄,本就蘊含了大道道韻在其中,體現了她自身對其的理解與領悟,結果拿來喂猙獸吃了,以這貨的天賦,得到的好處可不少。
元易還發現,自己這坐騎很是貪心,啥都想學,時常跟小麒麟玉霽大眼瞪小眼,結果卻偷偷學小麒麟的土行之術。
前段時間還和那獨腳奎牛學了些雷霆術法的皮毛,說什麼為他這老爺出行增添威勢。
只是元易嫌其吵鬧,什麼不學,學肚子打雷,而且夔牛那是天生的神通,豈是那麼容易學的?
元易不想讓其去亂學,便讓其去學煉器之法,用以祭煉自己體內的金玉之氣,看能不能養成它的本命神通。
吞金噬玉,這天賦能力可不差,蘊養出來的金玉之氣,在攻伐一道上得天獨厚,趨近於金靈師姐那樣的存在,只是不如金靈師姐那般純粹而已。
元易在猙獸背上打坐,以自身大道與截天劍共鳴,蘊養其先天靈性,同時也感悟其中所蘊含的大道之意。
他離開道場外出已經有一千多年時間了,一直在這東海上奔走,卻始終沒有遇到巫族,東海龍族的身影也很少看見。
該不會東海龍族也跟南海的龍族一樣,在巫族手上吃了虧,縮回了東海龍宮之中?以至於尋找不到獵物的巫族又跑別處禍禍去了?
元易沒有直接跑去巫族造訪,一來他沒有那麼大的面子,巫族雖然也不會招惹聖人,可對於聖人的敬畏之心還是要小上許多,尤其是他們夠頭鐵,小友境的實力在巫族面前作用會弱很多。
巫族,並不是很認可小友境這個境界。
而與元易有所交集的,也只有刑天這一位大巫而已,元易可不想冒然跑去巫族然後被轟出來,巫族絕對幹得出這樣的事。
在又是數百年的毫無所獲之後,元易終於在一片海域感應到了戰鬥的餘波。
“往那個方向走。”
元易睜開眼,拍了拍錚獸的腦袋,指了一個方向。
飛出數萬裡之後,元易便是見到了一群在海中鬧騰的巫族族人,溜了一大圈,還真讓他在這裡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