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御使先天陰陽二氣,以煞氣凝練劍鋒,混淆的清與濁,混亂的陰陽五行,盡皆被斬開,開闢出一條前行的路。
三霄緊隨其後,一步步邁向深處。
在他們的身後,那被元易短暫斬開的通路在快速復原,成為修道之人不願意沾染的渾濁“泥漿”,消神蝕身的大道之毒。
而在元易的黑白雙劍再一次斬落之時,顯露出遮掩在下的一方自成空間。
元易看了看身後的三姐妹,雲霄點了點頭作為回應,一步走上前來。
元易也未曾說什麼,繚繞陰陽氣息的金蛟之身顯現,周身煞氣隱隱,覆蓋在自己原本光鮮亮麗的金色鱗甲之上。
金蛟之身盤踞,雖然只是數丈大小的迷你版,將四人護在其中,徑直邁入那一方自成空間之內。
元易過去也不曾想過,這並不為他所喜的煞氣會絲毫不受陰陽與五行這等世界根基法則剋制,甚至於還隱隱反過來對這些屬性有著相當的剋制作用。
畢竟,元易催動自身本源沾染的煞氣往往是作為攻伐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純粹極致的毀滅力量,展現其鋒銳,而不是像現在這般用以護持己身,免受侵蝕,讓他有了幾分萬法不侵的氣象。
幸虧自己晉升太乙之境時,未曾將這一部分斬掉。
畢竟那個時候,元易是想過這麼做的,煞氣難以控制,讓他連自己伴生的先天陰陽二氣都有暴走的時刻。
雖說太乙之境縱是斬去了這一部分,他也只是減少了自身的些許煞氣,依舊難以祛除。
可若真那麼做了,自己在削弱自身本源之外,煞氣本身也是一種損失。
難怪老師通天從未跟他說過要如何清除這天生的煞氣,二師伯則是在初次見面之際就叮囑他要辨清真我。
看來日後除開陰陽二氣本身,這煞氣之際也需得上心才是。
元易已經發現了,這地之濁氣,可以養煞,此間事了要好生琢磨一番。
不過煞氣本身太過極端暴戾,如何才能完美控制煞氣是個大問題。
對此,元易首先想到的就是巫族,傳聞巫族似乎就是玩兒煞氣的行家裡手,不知道他們的手段有沒有參考的價值。
四人眼前一花,視野變幻,在看四周,已經出現在了一片蒼茫之所在。
四周所見之景象,卻並沒有本質的變化,不過是“泥漿”換成了“泥水”這種程度。
清濁混雜,陰陽無序,五行交錯。
“消解元神,腐蝕道身,瓦解仙形,侵染大道,當真不是善地。”
這樣的特性,與他所知的九曲黃河陣威能相當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