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駕馭遁光自萬壽山離開,此行出來時日雖不短,收穫卻也不淺。
短短几萬載,他的修為境界便是得以精進,踏足太乙中期之境。
正常修行的話,即便以他們這等先天生靈的根腳資質,或許也要紀元之功方可。
修行境界的提升只會越來越慢,這是難以打破的正常規律。
一來境界高了,境界之間的差距會更大,二來生靈的潛力亦有極限,會逐漸失去這樣的先天優勢。
至少對於元易他們這等先天生靈而言,太乙之境尚且遊刃有餘。
服用先天靈根的果實人參果,又在人參果樹之下參悟修行,元易省卻了多少苦修。
修為境界的提升是一方面,他領悟的五行之道產生的蛻變更難能可貴。
果然,修行還需多外出遊歷看看這廣闊天地才是,一味的靜坐苦修修為提升太慢了,元易這般想著。
想著自己的修為境界應該趕上多寶他們了吧,說不定已經超過了他,回去就找金靈打一架?此前這位動手能力極強的師姐數次想要指點於他的恩情,元易記性還是不錯的。
若是自己修為境界更高了,自當以牙......投桃報李,另外,作為外門大師兄的微信還是需要樹立一番的,自己露面太少了,這是個問題。
元易出了萬壽山地界方才散去遁光,轉而取出了一枚玉符,這是老師通天所賜,為的就是考慮到他趕路不易,讓他可以藉此橫跨虛空返回崑崙。
可惜的是,此物算是消耗性的東西。
太乙之境,要從這萬壽山趕回崑崙山,元易估摸著數千上萬載怕是免不了的。
沒有遲疑,元易啟用了這一枚上清玉符,玉符之中一道劍光飛出,直接展開了空間,隨即一股力量將元易包裹,帶著他飛入了空間縫隙之中。
洪荒出行不便是個大難題,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辦法解決一下,總不能次次都讓老師通天動用聖人之力接送吧,元易自己都做不到這麼厚臉皮。
歷經虛空穿行之後,元易回到了崑崙山範圍,算了算時日,自己這一趟出門一來一回之間,竟是過去了近五萬載,時間果然只是一個數字,這日子過起來都沒感覺了。
站在崑崙山外,元易看向巍峨蒼茫的崑崙,不知道截教還在不在崑崙,真擔心自己一回來發現截教已經搬家了。
截教會搬出崑崙另立門戶,對於這樣的發展元易已經無奈接受。
老師通天那樣的態度,截教的發展狀況,註定了這一點。
若是截教也像闡教那般,崑崙山當能承載得起人闡截三教的存在。
可截教的弟子屬實有些太多了,且越來越多,這樣下去問題會很大,各種方面,元易深刻明白這一點。
就算忽視掉二師伯的態度,以自己老師通天的性子,那樣的一天終究會到來。
對於元易來說,好訊息是,三清之間並沒有如自己所知的那般鬧掰。
老師通天與二師伯時常爭論甚至是爭吵,可也只停留在大道之上的論道而已,而不是為了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
“元易,你不要將聖人想得太高,聖人亦是生靈;也不要將聖人想得太低,聖人為聖。”
這是老師通天曾經對他的告誡,元易隱隱明白些什麼,但似乎又不是那麼明白,似是而非。
“看樣子我還沒回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