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顧不愧是經過大風大浪的老臣,一番話說的似是有理有據。
但明眼人都聽到了嚴顧口中說的是‘不敢’,而非‘不會’。
周皇像是沒聽出話中歧義,眼神審視的逡巡四周,最後將目光定格在左相和站在左相身邊的呂溯游身上。
呂溯游不知道周皇究竟在看左相,還是在看自己。心裡雖然忐忑,但仍裝作一副光明磊落、大方坦蕩的樣子。他自問絕不會露出什麼馬腳。
左相大人也是一副風輕雲淡、泰然自若的樣子。看不出任何異樣之處。
周皇目光稍作停留,便轉向了別處。呂溯游心裡這才鬆了一口氣。
眾臣此時盡皆收斂氣息,目光直視前方。安靜地站在底下,無一絲聲音發出。周皇心裡知道,這次好不容易可以決議儲君之位的機會,可能就這樣白白浪費了,而且估計短時間內,不可能再重啟此議題。於是心裡不由暗罵荊舒奏對的時機不合時宜。
不過,周皇畢竟是一國之君,雖然剛剛被突如其來的事態引得震怒,但也很快也就恢復了心態,準備解決接下來的事件。
於是朗聲道:“眾卿,前些時日九皇子和嚴妃之事,鎮妖司的小子經過左相舉進宮查案,沒想到短短兩日時間,供奉司折騰了多日都毫無進展的案件,便很快被他查的水落石出。不得不說呂小子是個偵破案件方面的人才,也不得不說荊卿慧眼識才,不愧是我大周的宰輔。”
呂溯游暗想:這案子其實並不難,只是牽涉的人和背後的事有些讓人束手束腳罷了。若不是當時左相大人取蠱後的一番叮囑。想來就連自己也不一定敢捅破這件事。
想到這,呂溯游突然發現,站在周皇身邊的另一位公公不見了。他竟然沒有注意到,那名公公是何時離開的,呂溯游不由得心裡有些開始不穩。他知道,周皇很有可能有了一些安排。而接下來周皇說的話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眾卿,登聞鼓多年來從未響過,朕登極以來也是第一次聽到。既然太祖設立了這‘敢諫之鼓’,如今又是我皇家之人敲響,眾卿不妨一同見證一下這個百年難遇的時刻。朕也要讓全天下都知道,就算是天家之人犯了事,也當與百姓一樣罰罪當場。以此告慰太祖諄諄警示之意,以此振奮百姓悠悠之心。”
群臣跪拜,高呼:“陛下英明。”
呂溯游心中愈發忐忑,他總覺得周皇的反應不大對勁。希望殿下他們能夠應付的過來吧。
……
在眾臣的錯愕中,殿前將軍領著敲響登聞鼓的一干人。來到大殿之上。
一行四人,此刻都是素衣素裝,嚴妃娘娘此時臉上少了些冷意,素紗青衣、不施粉黛的她多了些我見猶憐的生氣。她走在最前面。
差不多打扮的李嫣嫣緊隨其後,呂溯游懷疑二人的裝扮和選衣甚至出於同一人之手。只是不知是他們二人誰的主意。一路行來,李嫣嫣煞氣滿面,倒是和嚴妃娘娘反差很大。李嫣嫣究竟還是熱衷於硃紅之色。無論裝扮怎樣?總還是那種雍容的氣度。
最後的二人,六皇子李環一直攙扶著九皇子李峰。李峰臉上還是無一絲血色,虛弱的身體每行一步都在喘,殿前將軍去了這麼久應該也和此有關。
倒是李環,還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只是今日的著裝低調了許多,不像平常錦衣錦袍,恨不得把值錢的零零碎碎都掛在身上。這身裝扮明顯設計過,只是衣袍樣式有些過時,顏色略顯暗淡,其實布料的品質一點都不低。
呂溯游不知道李環的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這時候不是該賣慘博同情麼,現如今的三人之中,唯有六皇子李環有些和此行目的相悖,無論著裝還是表現。這確定不是來攪場子的?
尤其李環在看到站在左相身邊的呂溯游時,竟然毫不隱晦的對呂溯游擠眉弄眼,而這一幕也恰恰被端坐上首的周皇陛下給發現了。甚至還飽含深意的看了眼呂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