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點亮三枚龍鱗的小尼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至於能點亮四枚龍鱗的小尼姑,截止到目前為止,一共才只有十六個而已。”
想到這裡,中年師太眼眸當中的那抹失望之色,不禁是更加濃郁了幾分。
“而能點亮五枚龍鱗,可以稱之為小天才的尼姑,還沒有一個!”
“就更別說是點亮六枚龍鱗的小尼姑了!”
“不知道在這這次招收的數千名小尼姑當中,有沒有能點亮十枚龍鱗,位列武道天才的存在。”
一邊在心中嘆息,中年尼姑一邊記錄各個小尼姑的測試結果。
至於在這次的入門弟子當中,會不會出現一個點亮了二十枚龍鱗,可以位列武道天驕的弟子。
中年尼姑根本就不敢去想。
這近乎於不可能。
因為,武道天驕太過罕見,想要招收到一個資質到達武道天驕程度的弟子,簡直就相當於大海撈針。
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找到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這個測試結果,其實,中年尼姑並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實際上,她的心中,早有預料。
畢竟,武道天才,一向都極為罕見。
即便是慈航靜庵這樣的武道大宗,一年到頭,也招收不到幾個武道天才。
至於武明王朝裡面的一些小門小派,更是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都招收不到一位武道天才。
其實,若是放在那些小門小派當中,眼前這些點亮了三枚龍鱗的弟子,都將被收為核心弟子。
而那些能點亮四枚龍鱗的弟子,更是會被那些小門小派,收為真傳弟子,都有繼承掌門之位的可能。
只有在慈航靜庵這樣名震武明王朝的武道大宗當中,這些點亮了三四枚龍鱗的弟子,才會顯得比較稀鬆平常,無法獲得太好的待遇。
。。。。。。
在山谷裡面的這些年輕小尼姑,按照排隊的順序,一個個的走到青銅巨柱前,檢測自己武道天賦的時候。
安靜站在山谷邊緣處的武鳳年,正在快速的融合著童子神功的記憶。
“嗡!”
“嗡!”
“嗡!”
這些童子神功的記憶,就好像斧鑿雕刻一般,深深的烙印在武鳳年的腦海當中。
永生永世都無法磨滅分毫!
而伴隨著記憶的融合,武鳳年對於這門童子神功的理解,也在不斷的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