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就是羯趙的年輕戰神冉閔。
冉閔似乎天生就是慕容燕國的剋星一般,慕容燕國無數次想啃下這塊硬骨頭,最後都是踢到鐵板,鎩羽而歸。
得知冉閔斬殺石鑑,自立為帝,建立冉魏政權之後,慕容皝的心思又活躍了起來。
在他看來,這是進攻冉閔,並藉機進入幽州最好的機會。
他的慕容燕國都尚且只是稱王,並且向東晉稱臣,而冉閔居然僭越稱帝,必將惹怒新登基的晉帝司馬珂。
更重要的是,如今大晉收復了黃河兩岸之地,幽州之地的漢人,誰不想著歸晉,冉閔此舉,必然失去民心。
多年以來,冉閔一直是慕容皝心中的眼中釘,肉中刺,在他自感時日無多的情況下,決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舉攻下冉魏,藉機佔領幽州。
慕容皝當即召叢集臣,討論征討冉閔之事。
群臣對征討冉閔,一致贊成,包括慕容恪。
在他們看來,冉魏僭越,無疑將眾叛親離。漢人一心思晉,冉閔卻自立稱帝,必將離心離德。而冉閔又弒殺了石鑑,意味著羯趙政權的徹底覆沒,那些羯人又能有什麼歸屬感,怎麼會為冉閔賣命。
只是,在最後決定掛帥出征的時候,發生了爭論。
一幫慕容燕國的老臣們,一致推舉由慕容恪擔任主帥,而王太子慕容儁則極力推舉大將慕興根。
對於那些老臣們來說,這些年實在被冉閔打怕了,連慕容翰這樣的猛將都被冉閔斬殺。在他們的眼裡,只有慕容恪才能對付冉閔。
慕容恪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而且又為人低調,進退有度,慕容儁對慕容恪本人並沒有太大的猜疑。
但是父王的身體每況愈下,連慕容皝都說自己時日無多。在這個時候慕容恪再立大功的話,對慕容儁來說,並非好事。所以,他推舉了慕容鮮卑的另一名將慕興根。
慕容皝當然也明白慕容儁的顧慮,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慕興根掛帥討伐冉閔。
這一年的秋天,遼東之地,草肥馬壯,慕容皝決定出兵幽州。
慕容燕國討伐冉閔的檄文,很有意思。
因為燕國是以東晉的屬國的名義,討伐僭越稱帝的冉閔,以維護宗主國晉朝的威嚴。慕容皝甚至號稱,這次討伐是奉大晉皇帝司馬珂的旨意出征。
所謂奉旨伐賊,當然是假的,但是卻佔了大義的名頭,搶佔了道德的制高點,有利於瓦解幽州的漢人的抵抗之心。
燕國兵馬未動,檄文已經先傳到了幽州,為這次出征做了一次廣泛的宣傳。
在這年的農曆九月中,慕容皝派大將慕興根,率兩萬鐵騎,五萬步卒,合計五萬兵馬出征冉魏,兵鋒直指漁陽。
………………
此時的冉閔,剛剛遭遇一場叛亂。
在冉閔的麾下,還有八千多的羯人士卒,其中在漁陽多達五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