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驤將軍適才所言,甚有道理。按照綱常,先帝駕崩,理應傳子,無子則傳弟。但如今先帝之子未生,琅琊王病薨,按照綱常,理應從宗室之中,選一賢能者當之。當今宗室,最賢能者,當是何人?”
謝安的話音剛落,大殿之內一眾南方士族和支援司馬珂的部分北方士族,齊聲響應:“明王之賢能,舉世無雙,何人敢相提並論?”
桓溫、諸葛恢以及其他同陣列的北方士族官員,面如死灰,沒有人敢辯駁。
謝安望著謝安和諸葛恢,笑了笑,點名問道:“諸葛司空及龍驤將軍,以為如何?”
兩人氣得發瘋,卻無可奈何,只得說道:“中書監言之有理。”
一名北方士族官員,仍舊有點不甘,問道:“明王尚在江北,少則一月,多則兩三月時光,才可抵達建康,然則國不可一日無君,如此奈何?”
謝安淡淡一笑:“明王原定回京述職,早已啟程,最多九日,便可抵達建康。此九日之間,請皇后暫代為攝政即可!”
皇后暫時攝政,早有前例。不說遠了,當年司馬衍年幼之時,就是庾文君攝政,只是庾文君把權力全部交給了庾亮而已。而歷史上的褚蒜子,更是六次臨朝聽政。
眾北方士族,當即再無人做聲。
謝安朗聲道:“既然諸位並無異議,還請與我一同,前往中齋,敬請皇后攝政。”谷帾
…………
鬨鬧了一天的建康宮,終於安定了下來。
但是建康城內,卻並不平定。
首先是龍驤將軍桓溫,率全家老小,包括其弟桓衝等人,合計數百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建康城,一路往南而去,不知所蹤。唯獨南康公主司馬興男,不願跟隨,在夜裡吊死在房內。
桓溫原本掌控城門五校,故此就算是這麼大規模的遷移,也沒有人敢阻攔,任由其離去。
據後來所追查的訊息,桓溫一家人,逃到了廣州,然後又乘大船出了海,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上。
很多人不明白桓溫為什麼要逃,就算他曾經想擁立司馬嶽,這也是符合綱常,無可非議。再加上其駙馬的身份,又是司馬珂的舊將,司馬珂應登基後,最多隻是不予以重用而已。
只有謝安知道,司馬衍的駕崩,與桓溫脫不了干係。根據張桓和眾內侍所述,司馬衍是服了仙丹之後,吐血而亡。謝安派人取了司馬衍所吐的鮮血,在裡面驗出了砒霜的成分。
其實,由於司馬珂十年前的提醒,宮內對司馬衍的衣食住行,都有嚴密的防範。所有的食物都經過了銀牌驗毒、內侍試吃的環節,御廚也在嚴密的監視之下。
但是,獨獨對著仙丹這玩意,一直疏於防範,這才被人鑽了空子。
與桓溫一併逃走的,還有謁者僕射殷浩。而掌管仙丹的內侍,也在當夜投井自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