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珂仔細觀看了烽火山一帶的地形。果然見得紀敏所說的糧寨之處,東南北三面山巒環抱,西面七八里地外便是巴水,正是易守難攻之地。相傳楚、漢之爭時,陳平、張良追擊楚霸王項羽曾紮營於此,山頂還設有烽火臺,一旦有敵情,便可點燃烽火,通知遠處的張貉騎兵大軍。
司馬珂仔細看了看那地形,突然哈哈大笑道:“很好,本都督便是要在此地,大破胡虜騎兵,斷其糧草,迫使其退兵!”
眾將大驚,不解的望著司馬珂,滿臉疑惑之色。
司馬珂道:“胡騎來去如風,騎射之本領更是強於我等,其又有萬人,我等亦不過兩萬兵馬,如何對敵?胡人善騎射和襲擾,只須四面圍住我軍,不斷用弓箭襲擾和拋射,則我軍便需不斷變陣防禦,長此以往,必成疲兵,必敗矣。本都督此戰,便是要斷其糧草,逼迫其與我在烽火山決戰,則以戰陣破之!”
眾人見司馬珂成竹在胸的模樣,眼中都紛紛露出亮光來。在眾人眼裡,司馬珂就是個寶藏大都督,不但攻無不勝、戰無不克,而且總來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東西,如改良的大黃三連弩,如紅薯土豆蒸餾酒,如長矛方陣等等。如今見到司馬珂這般神情,便知其勝券在握,頓時信心百倍。
司馬珂讓眾將聚集在自己的案几前,又讓人取來筆墨紙硯,然後用筆在紙上開始繪製作戰示意圖。
他將地形簡圖繪製好之後,便指著巴水說道:“我等乘舟夜行至巴水,約於四更之時登岸,背靠烽火山糧寨就地紮營,派一千兵馬堵住糧寨之兵,以強弓硬弩守之,令其不得出寨。再在大營之前設防禦之陣,嚴陣以待。胡虜聞訊糧寨遇襲,必派騎兵突襲而來,則以戰車擋之,戰車之後又立重甲刀盾兵,之後又設長矛兵,再以強弓硬弩射之,敵騎來多少,則射殺多少。敵騎若退,則糧寨被我所擋,軍糧不得出,則必糧儘自敗也!”
“妙,太妙了!”
眾人一看司馬珂所畫的作戰示意圖頓時明白了,司馬珂是要設立營寨堵住敵軍糧寨的出路,使敵軍糧寨和主力大軍相隔絕,逼迫敵軍強攻己方營寨。不禁紛紛讚歎司馬珂的奇妙計策,簡直將這個地形用絕了。
夏侯長更是忍不住讚歎道:“凡大戰,得天時地利與人和,則無往而不利,大都督不但深得人和,更擅長使用地利,真世之神將也。”
………………
邾城。
羯胡兩萬大軍已經圍城一個月有餘,但是在毛寶的抵抗之下,絲毫沒有半點破城的辦法。原本騎兵就攻城沒有優勢,張貉也捨不得用騎兵當步兵攻城,這樣他們便只剩下一萬的步卒。以一萬步卒攻一萬守軍,結果可想而知。
毛寶得到司馬珂的回信之後,便吃了定心丸,只防守,不進攻。而且司馬珂在信中一再叮囑,千萬不要出城迎敵,只要堅守城池等待援兵即可,否則以抗命處置。要知道司馬珂這一次可是假黃鉞,無論官階皆可斬,毛寶自然也不敢抗命。
所以,張貉和冉閔要想破城,只有等待邾城之內的守軍糧草盡絕之時,否則再無良策。
雖然石閔曾數次親自帶領著攻城先登軍,對邾城西門展開了激烈的進攻,但是毛寶也不是吃素的。守城者終究佔據了居高臨下的優勢,在那滾石、金汁、擂木和弩箭的狂攻之下,縱然石閔的武力能以一當百,也無能為力,還差點被毛寶射了一箭。
只是邾城的糧草雖然不多,但是也能再堅持個一兩個月。而羯趙的糧草也就是最多再堅持兩三個月。尤其是那草料,消耗更大。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時,羯趙的斥候,終於發現了大江上有大片大片的船隊逆流而來,初步估算晉軍的首批援兵至少兩萬人以上。
而此時邾城內的守軍,也得到了訊息,更是歡呼不已,士氣大漲。
得到晉軍援兵即將抵達的訊息,羯胡主將張貉不得不仔細考慮這場戰局了。畢竟一開始趙國得到的訊息是南晉因庾亮和司馬珂內戰,荊襄一帶兵力空虛,才有羯胡大軍南下。誰知道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司馬珂便解決了庾亮,邾城的兵馬也及時回防,已經算是打亂了趙軍最初的計劃。
如今城池久攻不下,晉軍又乘舟逆流而上前來支援,這場戰鬥還需要持續下去麼?
“晉人乘舟而來,若想助守邾城,必然上岸。其不過步卒兩萬,我等有萬餘精騎,圍而騎射之,則敵軍必敗。若是晉人援軍就此退兵,則守軍士氣大降,或可破城。就算不能破城,亦可擊潰晉人主力,不虛此行。”冉閔建議道。
石閔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羯胡就是靠騎射起家的,當年寧平城之戰,羯人以三千騎一路追趕馳射,大破西晉軍民二十萬人。如今以萬騎圍射兩萬步卒,的確是很簡單的事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