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的列隊,前面的四千多兵馬,排得很密集,大概平均每十個人一個火把,後面的六千兵馬,卻把距離拉得很開,但是卻每三個人一個火把。
站在蕩河的對面望過去,只看到黑壓壓的一片晉軍,那一個個明亮的火把,彙整合了一片火光的海洋。一萬餘人的兵馬,排列出了三萬人的視覺效果。
火光之中,王猛刷的拔劍而出,怒聲吼道:“弩箭手,出列!”
嘿~
一千名手執十石大黃弩的弩箭手應聲出列。
晉軍的弩箭,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敵的。
不是大黃弩的製作太繁雜,而是羯人的底蘊太低。羯趙建國不過數十年,前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奴役和掠奪漢人,到了石虎手上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享樂上,一些能工巧匠都被他拉著去修建宮殿去了。再加上胡人以騎射起家,習慣了騎弓,對於弩這種射速極慢且製造工藝極其繁雜的兵器並不感興趣。其他胡人,也大抵如此,很少有人把精力放在制弩上,而且手頭的工匠也不足,製造不出這麼精妙的弩箭。
上千名弩箭手迅速的奔到了陣前,在離對面的北岸約一百二十步的距離停下。這個距離,趙軍的弓箭是無法抵達的,卻是大黃弩的強力殺傷距離。
一千多把十石大黃弩,高高的端起,瞄準了對岸的趙軍弓箭手,然後齊齊按動了懸刀。
咻咻咻~
一陣尖銳的呼嘯聲響起,一枝枝強勁的弩箭,在夜空中劃過一道道寒光,狠狠的向對岸的趙軍弓箭手傾瀉而去。
這個距離,大黃弩的箭鏃無可抵擋,隨著趙軍弓箭手的慘叫聲響起,轉眼之間便已被射倒了一大片。
在大黃弩的壓制之下,趙軍的弓箭手不得不迅速往後退,就算他們是以羯人為主,個個都悍不畏死,也不願站在河邊傻傻的做晉軍弩箭手的活靶子。
眼看趙軍的弓箭手已後退,王猛又是一聲令下:“弓箭手出列!”
隨後上千名弓箭手應聲出列,迅速跑到弩箭手的前方,然後齊齊蹲了下來,搭箭在弦,將箭鏃往上斜舉,隨時準備向蕩河對岸拋射。
弓箭手到位之後,隨著王猛的再次令下,又從晉軍叢中奔出上千名身著輕裝的晉軍士卒,直接奔往那一堆堆土石,開始準備填河。
嘩嘩譁~
上千的晉軍士卒扛著石塊或者土包,在晉軍的弓弩手的掩護下,衝向了靠岸邊的淺水之中,一直走到了河水末過了腹部之後才停了下來,然後將一個個土包、一塊塊石頭扔到了水中,在水面上漸起一片片水花。
王猛這一路兵馬,雖然是佯攻,但卻是假戲真做,他們是真打算填河的。唯有這樣,才能給趙軍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恐慌,將趙軍的注意力和兵力全部吸引過來。如果羯人不上當的話,他就真的要把上游的河床填低,而不是隨便填一下土石了事。一旦真的把河床填到水深只有半米以下,晉軍就真的要涉水過河擊敵了。
這招所謂的聲東擊西,其實也算得是雙管齊下,只是填河是明地裡進行,而搭浮橋是暗地裡進行而已。
在晉軍的弓弩手的壓制之下,對面的趙軍弓箭手完全不敢靠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晉軍士卒將土石扔入河水之中,填充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