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人口才是繁榮經濟,增強國力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王猛新來,聽到這個資料之後,大為驚訝,對司馬珂的敬佩之情愈發增加了。而司馬珂對王猛也是極為看重,幾乎每天出行和與眾官員、將士議事,都把王猛帶在身邊,將原本由王曦負責的記事的職責,也交給了王猛。
司馬珂要與眾人商議的是,進一步興辦學校之事。
他在洛陽城成立一所類似建康城出的太學的學校,為了與建康城的太學區別,謂之為大學。
大學為郡學的更高一級學府,每年招生三百名,招生的物件即郡學之中的學生。人口最多的豫州招一百名,兗州、青州和徐州三州合計招兩百名。
而大學的最高長官大學監,品階暫定為右第五品,擬定請王猛的老師,外號“華山仙翁”的黃義前來擔任。其餘的教師,則從這一年來招募的賢士之中選取,皆按右第七品以上官階。
大學學期為兩年,兩年之後,則按照各自的考試成績,予以分配官職,分配到各郡縣去,充實各郡縣的管理力量。
就在司馬珂與眾人正在討論各種辦學的細節時,親將王輝輕輕的走了進來,低聲湊在司馬珂的耳朵邊說了什麼。
司馬珂的臉色微微一變,當即迅速結束了會議,讓大家各自帶著議題回去思量一番,明日再做討論。
送走眾人之後,一名使者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滿身風塵僕僕的模樣,呈上了顧會的親筆書信。
司馬珂吩咐親兵將那人帶了下去,隨後便將那封火漆密信開啟,匆匆的一閱,立即臉色微微一變。
隨後,司馬珂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許久沒有說話。王悅、王猛和王輝三人,見得司馬珂這般神色,也不敢多問,只是跪坐在一旁。
足足半個多時辰,司馬珂都一直沉默著。
他想起與桓溫初次相遇時,兩人在花廳內把酒言歡,那一幕是何等的壯烈和慷慨。出征以來,他每每對桓溫予以重用,甚至在西征成漢之時,為了成全桓溫,主將只帶桓溫一人,可謂對其極為重視,想不到桓溫終究是要起了異心。
如果真如顧會書信所述,桓溫這是想將北府神策軍成為他獨立掌控的兵馬,這對於司馬珂來說,簡直與謀反無異。
過了許久,司馬珂思慮再三,覺得不能只聽顧會一面之詞,還是先派人前往調查一番。
他計議已定,這才將那封書信給了王悅和王猛兩人看了一番,兩人也是驚詫不已。
司馬珂當即親自修書一封,讓王輝派人立即傳往徐州,傳喚桓溫進洛陽述職。同時為了避免桓溫生疑,又另修書三封,分別給荀蕤、謝尚和夏侯長,也令他們進洛陽述職
隨後,司馬珂立即請人找來鄧嶽和周琦,吩咐鄧嶽、周琦和王猛三人,一同前往徐州進行調查事情的真相,同時率五百名羽林騎隨行。三人之中,以王猛主導調查,鄧嶽和周琦協助,同時護衛王猛的安全,確保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另外,司馬珂又解下自己的秋霜劍,交給王猛,允許他必要之時,可以斬殺膽敢阻擋調查者。
無論周琦也好,王猛也好,還是鄧嶽也好,與桓溫並無交集。周琦和鄧嶽兩人,都是剛烈耿直之人,絕對不會有彎彎腸子,自然會秉公處理。王猛倒是小心眼不少,但是其畢竟新來,與桓溫無仇,與顧會也無親,理應不會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猛是個有大志的人,司馬珂安排他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就徇私或者有偏見的話,等於毀了他的前途。
只是,司馬珂在擔心一件事情,桓溫接到傳喚之後,會來洛陽嗎?